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五章 元始收徒多谋划 准提论宝别有心 (第2/2页)
你厚此薄彼,心怀二论,何其偏心也!姜子牙可是道德之士?可是根性深厚之徒?你既能收他为徒,却如何收不得贫道?” 元始天尊听了,哪愿跟申公豹解释其因果,正要一指将其弹出昆仑山,免得耳边聒噪。不料姜子牙是个厚道人,旁边听了申公豹之语,心惭愧,乃壮着胆子对元始天尊说道:“师尊既然已收弟子,何不再格外开恩?” 元始天尊微微闭目,又复张开。开阖之间,神光如电,扫过姜子牙与申公豹身上,突然转颜说道:“你既为其求情,我便再多收一位弟子,也无不可!” 申公豹大喜过望,连连叩拜谢恩! 于是姜子牙与申公豹同入阐教,拜元始天尊座下学道。姜子牙因为比申公豹早拜片刻,故为师兄。申公豹能够入门,本赖姜子牙之助。但他入阐教之前,修行已久,道行不知比姜子牙高了多少,又见姜子牙学道如滚芥投针,资质平平,心加瞧不起姜子牙,早将当初推荐之德,抛掷脑后。 姜子牙学道难成,元始天尊便令他先做些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沲、炼丹之类的杂事,借以磨练心性。姜子牙也无怨无尤,每日里辛勤劳作,不曾有片刻懈怠。然而看申公豹眼,却是觉得姜子牙无用。 但申公豹性情偏执涓狂,出身兽类,亦不为昆仑山众仙所喜,虽然修炼勤奋用功,但也并未真正学得多少大道至理。他与阐教众仙互不待见,倒截教之交游广阔、左右逢源。元始天尊知道了,也不多去管他。 正是: 圣人一念动天心, 大劫刚临数已分。 问道频向昆仑拜, 怎知一命赴封神。 闲话少叙,距离大赤天议封神之会,又过三月,众仙乃齐聚清微天玉清境,只有玉帝与王母缺席。 众仙知道根源,也不奇怪,只顾观看清微天胜景。 只见清微天央,一座高山,灵元所结,生八株七宝之树,一株弥覆一天,八树则弥覆八方,果然是天上地下未有之仙家妙地,正是道祖讲道所遗之玉京山。 玉京山上,建有七宝之城,城有七宝之宫,宫有七宝玄台,众仙乃与玄台之上就座,珍稀果馔、仙酿,摆满一桌,旁有燃灯道人、广成子随侍。 准提说道:“不想清微天,有此胜境!贫道见七宝之树、七宝之宫,真疑此身非是客,已到西方七宝林!” 众仙听了,哈哈大笑! 元始天尊含笑解释道:“此山乃是昔日老师讲道之时,化开混沌,灵元凝结而成。其上七宝之树,亦是混沌之种,受了老师教化之功,长成如此,乃为接天之树,亦为聚宝之树。便是后天凡木,旁生长,受其灵气,也成灵根,各得神妙。因此此树“七宝”之名,便是说其能聚集诸宝,化生灵根,却与道友西方“七宝”不同!” 接引道人说道:“根源虽异,同归“七宝”,也是有缘!” 准提道人也抚掌称是,元始天尊含笑应和! 大赤天兜率宫议事之时,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也座上,静如止水,未一言。如今来到元始天尊所的清微天七宝宫,二仙一改前状,倒颇有宾至如归之感,与元始天尊谈笑甚欢。 这时镇元子也说道:“道友家生宝树,当真有福!” 元始天尊说道:“此山本为我三清共居,昔时贫道成圣,开辟清微天,师兄高风亮节,不收此山,故置其于清微天。但这八株七宝之树,到底是三清共有,不久便要分别移植大赤天和禹余天矣!” 众仙皆赞道:“老师一道传三友,如今又添宝树渊源,同气连枝,正是羡煞旁人!” 眼看众仙气氛融洽,太上老君也露出笑容,便趁机切入正题,说道:“前次众位道友兜率宫相聚,共议封神之事,定下了一劫因缘。但对上榜大罗金仙之数,多有争论,后商得位之数。贫道已将此论,告知天帝,天帝亦未曾明确反对!” 元始天尊与通天道人听了,都是面露喜色,说道:“大师兄真是劳苦功高!” 太上老君寿眉一展,说道:“只望二位贤弟勿再给我出难题,便是万幸,岂敢称功?” 二圣连称:“不敢!” 太上老君乃说道:“老师虽命我三教封神,然应变之机,当令出一门,否则行事之时,多有不便。今日众位道友齐聚,我等三清便该议定由哪一教执掌封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