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0章 第一印象 (第1/1页)
第一印象,眼前这个书生也就二十多岁一个青年,风流倜傥,纶巾羽扇。 头上戴着的纶巾不是太多见,手中摇的羽扇则是特有名。 纶巾不多见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人早就不用这种东西束头了。 他们或者是留个现代发型,就此招摇过市;或者带个帽子,用来遮盖脑袋。 又省事有安全,遮凉保暖的性能还特好。 纶巾,就是一个三尺见方的青布,用一个特殊的方法,包在脑袋上。 因为早期的时候,诸葛亮专门带着个东西,因此又称之为“诸葛巾”。 这种诸葛巾,因为按当时也就是汉代的长度是三尺见方,那时的一尺,相当于现代的6.93寸,也就是接近7寸。 所以到了现代,这种纶巾,也就是长宽各有二市尺的一块方布了。 要说这样一块方布,如何飘逸洒脱的绑在脑袋上,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绑的不好的话,不但不能给佩戴的男子增加什么招风度数,反而成了他的累赘。 没见到那个玄空道长,好好的一顶混元巾道士帽都给他搞丢了,何况那个不是帽子只是一块方布的纶巾。 相比之下,儒家对于帽子的重视程度更加高于道教,因为他们向来提倡衣冠正代表的是心术正。 甚至还说什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而知,那个帽子不但要带,而且必须要戴正。 不戴、戴个破帽子、戴了帽子又搞丢了,都是不成体统的。 而儒家把正衣冠、知兴替、知得失,并列在一起,就知道这三者是贤人大德别不可少的基础要求。 而在这三个要求中,正衣冠摆在第一位,可见衣冠不整,在儒家眼里,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贩夫走卒之流。 因此,儒家士子出来行走,会见各方成名人士,端端正正戴一顶好帽子是必不能少的。 有了好帽子,当然就要有配套的服装搭配在一起,否则就成了吓唬乌鸦的稻草人。 还有一说,现在西人的服装流行,正式场合不穿西装,就觉得没有入流一样。 不过,正宗的儒家士子绝不这样认为。 因为他们要戴纶巾。 脑袋上戴纶巾,脖子上系领带,叫上蹬着皮鞋,看上去绝对是一个戏子。 扮演的角色,就是活脱脱一个土老帽进城。 正式的装束,应该是头上纶巾,身穿长袍,不要马褂,脚蹬布鞋。 最好是出自家中老婆亲手拿出来的鞋底和鞋帮制成的手工品。 当然,换换样也能将就,但是绝对不会有那种天然的纯正。 现在,这个来说项的一介书生,就是这个装扮。 一顶纶巾头上戴,一袭长袍适体裁,手中轻摇鹅羽扇,千层鞋底走不歪。 尤其那个纶巾,如同长在脑袋上,稳如磐石! 不知道从戴上到现在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走过了多少路途,愣是一丝不苟正正呆在他的脑袋上。 看到他的人,即使是熟人,也都啧啧称奇。 当然这些人都是纯属看热闹的。 一声不吭却更加注意的人则是心中暗暗惊异。 这老头儿平时的纶巾,也是经常歪歪斜斜,表现得不是很正经的! 难道今天该这个老头儿出彩? 第一次见到约盟区最大的头头脑脑就这么给力? 难道这意味着儒家又要重新兴起? 这老头儿能够感受到大家的反应,心中不禁暗暗得意。 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原来这个戴纶巾,也是一项高级技术! 作为具体的一个技能,它要比穿戴其它的衣服更加要求技术水平高。 因此,具体的技术流派也就如同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一样了。 这老头儿实际上也不是特有天分,它的技术高人一筹的原因,就是一个因素。 他的年龄比其他人都大。 所以他的经验多。 他施用的技术,就是分层固定法。 一共三个层次。 脑袋、头发、内罩,最后才是纶巾 cao作的程序,先把头发固定在脑袋上。 然后把内罩固定在头发上。 最后把纶巾固定在内罩上。 这样层层禁锢,三层合一,戴上去的纶巾,稳如泰山! 别说轻易不会在脑袋上到处乱串,就死八级大风也无法刮动它分毫。 这种戴帽子的牢固程度,更是让道教玄空道长的戴帽子低水平望尘莫及。 所以,一块小小的纶巾,实际蕴藏了太多的东西。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能看出来的,里面还有什么不被人知只有他自己知悉的东西,就难以猜测了。 而那个纶巾,别人大多都是装样子,看到一个举得可装装相,就趋之若鹜,实际上啥内涵都没有。 可是这个老头儿,就不一样了。 那就是一富有智慧的象征。 别的不看,只要他摇动两下鹅毛扇,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就能蹦出来。 再看一眼,气质又是一变。 变成了满腹经纶。 自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他这个样子。 就凭他这个样子,虽然不能加分,但是在年龄的预估上,起码也要加上十岁八岁的。 这样一来,这个人就已经达到而立之年了。 可是听了武凌霜的介绍,百里良骝才知道自己的眼光还是离敏锐差得太远。 否则也不会觉得他只有三十郎当岁。 而武凌霜告诉他的这人的岁数是多少? 一百二十八岁! 整整差了一百岁。 这就不是一般的误差了。 而是整个一个不着调,八不沾,十三不靠。 当然这事又不能全怪百里良骝,也怪这个孔毓良长得太不着调。 哪有一百二十八岁的人长得如同二十八岁? 这不是存心误导人吗? 百里良骝虽然现在官不小了,却有一个习惯一直保持未改,就是好奇心特强。 只要一特别稀奇的是事情引起他的注意,他就非问个底掉不可。 其实包括那个一进古农坞,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他这个个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百里良骝身上也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