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阳系的新大陆,烈火与寒冰的世界 (第1/1页)
21世纪以前,激进的天文学家估计,正如木星土星都有其光环,在水星轨道内侧,也会有一道小行星带。只不过是离太阳太近,把光环中的水分都挥发吹走了,留下的是稀落的石头碎片;同时因为日冕遮蔽的作用,因此在地球角度,才不容易观察到。这个估计是合理的,也是保守的。当水内行星带,从内侧航线呈现在地球人类的面前时,至少可以区别出三道大的小行星环。最外的一道位于距离太阳3000万公里的距离,宽度超过一百万公里。最内侧的一道小行星环,距离太阳只有600万公里,直到久后派出的特别探测器,从更内侧的角度,才最终得以发现。那个位置上的行星表面,是被太阳烤熔的地狱世界。 由于潮汐锁定,水内小行星上,都是名符其实的,一半是烈火,一半是寒冰的世界。 水内最大的火神星,位于第二行星带上,与太阳的距离是1200万公里。它与水星轨道远达4800万公里的距离,的确不足以撼动水星的公转,不能导致水星轨道的周期性摄动。由此角度上说,21世纪初的美国天文学家,否定存在水内大行星的理由,并非错误;也因此,水内行星无论多大,一律被称为小行星。火神星并不小,它的直径比谷神星还大一半!密度比谷神星大得多,接近7,简直就是铁镍形成的金属星球,因此它的重力加速度也比谷神星大六倍。 正如人类通过中国人首先建成的轨道电磁炮,解决了地球升空的大问题后,自然而然地奔向水星,寻找最廉价的金属建筑材料一样;当水内行星带得到确认后。地球各大国马上展开了一场奔向水内小行星带的太空竞赛。水内小行星带也被视为,如同哥伦布发现美洲一样的天文(地理)大发现。美国人抢先登上了火神星,理所当然地占据了最佳的水平轨道发射“震旦点”。所谓震旦点,西方人称之为Z点,意指所有被潮汐锁定的水内行星之中,面向公转轨道正前方的外侧顶点。恰好,也是这些行星的太阳背面的最寒冷点。东半球(公转正前方)的其他任何地方,并非不能建立水平轨道,但是必须根据经度的改变,发射角越来越垂直。幸好,小行星的重力比较小,轨道要求也比较短,施工难度因此远无小于地球。但是毕竟建设和运营的成本,都有很大差别,方才体现出Z点价值。 先发射到太空轨道上,再在太空轨道上向行星际轨道发射载荷,理论上行得通,但是燃料成本高昂。因为每一次发射都等于发出一枚千百吨重,几公里相对时速的炮弹,(太阳轨道上的逃逸速度超过10公里/秒),巨大的后座力,需要至少同样的燃料成本,才能纠正发射用太空站的位置,以便另一次发射。美国人一度使用了轨道循环往复,相当于补码取模的算法,让不同发射点的两次发射的后座力抵销,(代价就是轨道在高低之间往复变动);但最后仍然认为,在Z点上的发射最为廉价。因为行星的质量和太阳的潮汐,会自动抵销发射后的动能。Z点相当于地球上的子夜位置,中国因此称之为震旦点。 一如直至未来22世纪的以往,美国仍然拥有压倒性的综合国力,在奔向水内行星带的竞赛中,也是捷足先登。不但拿下了最大的火神星的主导权,也拿下了最具价值的“劳里昂,Rourion”。劳里昂取义于古希腊雅典的劳里昂银矿,意指该小行星上丰富的金银矿藏,将象雅典劳里昂银矿为雅典提供了抵抗波斯的财力一样,也将捍卫美国眼中的美国民主。劳里昂大约是太初时期的一次撞击中,来自某块粉身碎骨的大行星的内核。它位于太阳近侧轨道,距离太阳不到500万公里,体积不大,但是密度高达11,金银铜的含量超过一半!劳里昂的太阳正面的温度,高达两千度!日冕的火舌还间断地舔着劳里昂熔融的表面。被名符其实的烈日融化的金属,形成了行星表面的金属湖。而在背阳的一面,却仍然残留着,四十亿年以来,被慧星碰撞后留下的碎冰,足够矿业殖民点的基本消耗。 美国人先是在劳里昂的黑白交界点开采金属,随后直接在它的背面,向正面钻探。并在下面安装大块的,静电维持其反射表面的水银镜,向“射程”内的有价值矿点照射。聚集点的温度可以升到上万度。正面熔化的金银铁液象洪水一样留向开采孔,因为重力的作用,留下行星核心的不同深度的开采点,也因重力作用而自动分出金银铜为主的融液。用美国人的话来说,“只要捡起劳里昂的黄金白银”。地球表面的任何贵金属矿藏,都无法与之相比。美国人也因此重新恢复了金本位“金美元”,作为凯恩斯主义萧条后的反动;正如19-20世纪之间,不合理的金本位制度,导致了几次(马克思主义称之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大萧条后,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的反动一样。美国依靠劳里昂的金银矿,成为全世界贸易的“发钞银行”,地位正如19世纪控制了南非布尔人金矿的英帝国,成为当时世界的“发钞银行”,或者雅典控制了劳里昂银矿,成为希腊当时的发钞银行一样。美国要求全世界国家新借美国的债务和购买美国的产品,包括美国人向联邦交纳的税负,都要以金美元支付。其意义等同于通过掌握发钞银行的强势地位,强迫全世界在贸易上仍然依赖于美国的国家,向美国支付购买黄金的附加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