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_第三一八章 杨易入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八章 杨易入京 (第3/3页)

下去?君不信他杨易。凭什么要他杨易忠君?国都不爱他杨易,凭什么要他杨易爱国!用元帅的话讲,如果这个国家真变成这样cao蛋,那就让人来造反把它灭了吧!”

    无论冯道、范质还是李沼、李,所有文臣都听得面面相觑。

    郑渭忽然哈哈笑道:“这话说的有理!夫人的这个动议,我赞成了!让杨易来密云疗养吧。”

    张毅久在西凉,和郑渭合作既深。又深知张迈的性格,知道郭汾这些话的确是张迈的风格――若是元帅在此多半也会这样决定。且也觉得杨易入京,未必就能颠覆国本,当下也说:“臣附议。”

    鲁嘉陵的心思与张毅相近,当下也赞同了。曹元忠眼珠一转,也出列赞成。范质虽然是儒臣,受张迈影响也重,这时隐隐也觉得郭汾的话并非无理,就没再激烈反对。冯道虽然心里不赞成,却没再说什么。

    翰林院监察台群龙无首。李沼独木难支,郭汾的这个命令总算便通过了。

    郑渭忽道:“杨易入京,对唐辽争持有巨大影响。他可以到密云来,但必须秘密南下――而且此事必须保密。请夫人下严旨!”

    郭汾便道:“就如丞相所议,今日之事,在未公开之前,绝密封存!谁泄露了。斩!”

    ――――――――――

    却也正如范质等人的预料,耶律德光发丧之后,辽国很快就处于一触即发的内变边缘。

    国君死了,该怎么办?

    按照正常的思维,自然是太子继位――在南派原本的打算中也是如此。

    但现在情况却变了!从来没有掩盖自己野心的耶律李胡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掌握整个大辽的兵权。谁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

    更令人感到迷惘的是,本来应该尽早宣布以安定人心的太子继位一事,述律平也迟迟没有开口。到宣布驾崩的第四日上,终于耶律屋质忍不住了,就在灵堂之前逼问述律平太子何时即位,述律平这才答应头七之后召开朝会。

    述律平道:“三日之后,召开朝会。议论此事吧。”

    耶律屋质道:“议论?太子即位,只需执行,还需要议论什么?”

    述律平脸色黑沉,察割喝道:“敌辇,你是越来越放肆了!太后都说了三日后朝会议论,你在这里聒噪,是想逼宫么!”

    耶律屋质强自忍住了,不敢再说。

    韩延徽回家之后,和儿子躲入了密室商议,韩德枢道:“自李胡秉政以来,今日对辽南加征,明日对辽南加税,辽津那边被国债逼得家破人亡的更不知道有多少!太后是糊涂了?这样还放纵他!难道就不知道这样下去大辽非内乱不可?”

    韩延徽叹了一口气,说:“她没有糊涂。”看到儿子似乎不解,韩延徽说道:“你这两年常在辽津那边,所以对辽阳府的情况感触不深。这几年辽南的汉人生活渐渐平稳,辽津的商人暴富的也多,辽阳府这边的老契丹却是卖金卖银地度日,心里都憋着一肚子的火。辽阳府这边都这样,更别说混同江那边了――南边越富,北边就越怨,而且越往北,怨气就越重。”

    韩德枢道:“南边的汉人也好商人也罢,这钱都不是抢来的!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老契丹不肯下苦力种田,又不会经商,这是他们北边的人没本事,怎么能怨南边?”

    韩延徽道:“道理是这样说,但他们就不这么想了。北边的人,就只是觉得是太后偏心,让南边的人有钱了。这次李胡对南边加税加赋,也不只是他一人胡闹,也是要让北边的人出一口气。这口气要不出一下,只怕混同江那边,还有辽阳府的老契丹,都要憋出乱子了。”

    韩德枢埋怨道:“为了让他们出一口气,就要南边家破人亡了?”

    韩延徽黯然:“北边若反,大辽就算不就此灭亡,只怕也要就此分裂了。”

    韩德枢苦笑道:“但南边的汉人商人,就算压榨一番,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对吧?所以太后那边就宁可对南边开刀了。”

    韩延徽道:“南方有怨气,但永远只是怨气,北方会动武,南方不会,为了维系一统,自然宁可让北方气顺,也不惜压榨一下南方了。所以说,太后没有糊涂。”

    “那么太子登基一事呢?现在谁都知道,太后这是有意要立李胡了,这也不糊涂?”

    “这个……”韩延徽叹道:“关系到儿子,就只能说老太太是真的糊涂了……”

    韩德枢道:“如果三日之后,太后真的要废孙立子,父亲打算如何?”

    韩延徽似乎显得意志消沉了:“能有什么打算!我如今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无论给我封宰相也好,封王也罢,奴才就只是奴才。这些事情,原本不是我们能过问的……”

    韩德枢目光闪烁,却忽然道:“但燕京那边,民间选出来的大代言却掌握着废立君主的大印!”

    韩延徽愕然:“你……你说什么!”

    韩德枢道:“儿子说的是那颗‘代万民言印’!近期燕京大代言的选举,父亲没关注么?”

    “关注了……可那又怎么样?”

    韩德枢道:“冯道选上了啊!不是张家的人选上了,不是郭杨鲁郑选上了,也不是河西人选上了,是最后才投靠天策的冯道选上的啊!他能选上,也就是说,如果换了爹爹你,也有机会!就算爹爹你没机会,儿子我也有机会。儿子我没机会,兴许你的孙子就有机会!”

    韩延徽骇然道:“你……你要说什么?”

    韩德枢道:“儿子说什么,爹爹明白的!”

    韩延徽的思绪,忽然间陷入了狂涛乱涌之中。

    当初听说了纠评台这种由下而上的机制,只是感叹张迈爱民罢了,但现在看来,情况却远不是如此!尤其是冯道当选之后,更是对很多人造成了冲击!

    现在仔细想想,这种自上而下的体制之所以会让自己感到心动,根本就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动机,尽管披着以民为本的皮,但这个体制最重要的似乎并非惠泽下民。

    作为当代第一流的智者,韩延徽敏悟到:这种体制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感到,自己有机会!

    是的!自己有机会!

    ――――――――――

    三日之后,辽阳府。

    契丹群臣大会,耶律朔古、耶律察割自不待说,就连耶律安端都来了,偏偏太子没有出现!而李胡却坐在太后身边!

    耶律屋质当场就变色了,出列质疑道:“请问太后,太子何在?”

    述律平神色一黯,说道:“天不佑我契丹,既夺我漠北,又夺我明主!如今,国家内扰不定,天策在旁虎视眈眈。在此危亡之际,哀家以为,若立幼君,非国家的福气。”

    她的话忽然变得文绉绉的,可这话一出,却是全场皆惊。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