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薛举出兵 (第2/2页)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次他令晋王薛仁越举兵北上,居然没有拿下李轨,反而被李轨阴了一把,损兵折将不说,与武威郡接壤的地方,几座军事性质的城池被李轨拿下,会宁县也差一点被李轨夺走,要不是会宁县离凉州太远,李轨觉得就算拿下也不划算,恐怕此地已经不保了。 薛举在房中踱步,连一个凉州李轨都拿不下,他薛举还能出兵关中,还能争霸天下吗?他的这种疑惑,并不是才能不足,而是他出身低微,在古代森严的阶级制度下,他不自觉的会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即使他如今已经称帝,在陇西乃是万万人之上。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宦官禀告,郝瑗求见。 郝瑗本来是金城县令,他募集郡兵,任命薛举为金城校尉,让他消灭反贼,还举行了一个出征仪式,不料仪式上薛举发难,将郝瑗捉住,控制住了金城,随后自立为西秦霸王,不久薛举又招揽了宗罗睺等强盗,势力大涨。 薛举知道郝瑗此人有才,所以不计前嫌,将此人放了出来,任命他为卫尉卿,为自己出谋划策。 这个时候,郝瑗来此,有什么事吗?薛举想着,让宦官领郝瑗进来。 郝瑗进来,施礼道:臣见过陛下。 薛举赐座,这时,几名宫女将火盆烧得更旺了,天水不比别地,冷的格外早一些。 郝瑗说道:殿下,臣有个建议。 薛举点着头,喝了一口温热的酪浆,道:爱卿直言! 郝瑗道:前些日子,隋军大举进攻鄠县,依臣之见,这几日战事恐怕就要结束,臣认为,凉州李轨不过一犬,不值得殿下浪费心力,殿下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关中! 这时,宫女为郝瑗端上温热的酪浆,薛举笑着道:爱卿慢慢说。 郝瑗神色凝重,道:陛下,关中要地,是帝王之资。秦据关中,依函谷关之险,拒六国于山东;汉高祖定秦川,约法三章,遂有天下;大隋承袭北周,也是凭借关中基业,这才统一天下,关中之重,非比寻常! 薛举抚须,时不时喝几口酪浆,温暖身子。 郝瑗继续说道:如今李渊已经起兵,他的意图就是要拿下关中,凭借关河四塞,八百里秦川,谋取天下。陛下,李渊此人老谋深算,手下更有精兵数万,不能让他拿下关中啊! 一旦李渊拿下关中,陛下想要再拿下,恐怕就难了! 薛举沉默片刻,他皱眉问道:爱卿,你认为李渊真能拿下关中吗? 郝瑗摇摇头,道:陛下,臣不知道他能不能拿下关中,但就目前而言,他拿下关中的希望最大! 薛举又是一阵沉默,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而来,道:殿下,萧关急报! 薛举一点头,郝瑗站起身来,拿过书信,拆开一看,吃了一惊,道:殿下,隋军已经拿下鄠县、武功,李秀宁已经大败! 薛举猛地站起身来,他走上两步,接过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这李秀宁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郝瑗摇摇头,道:殿下,不是李秀宁不堪一击,而是隋军太强大! 薛举细细的品着书信,他顿时想到李秀宁在关中的发展是如何迅速,几乎完成对大兴城的半包围,而今,盛极一时的李秀宁竟然不过月余,就此崩溃?!而根据书信中所言,鄠县一带,并没有激烈的大战,这就意味着,隋军使用的是计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兵法之上策! 隋军,竟然有如此高明之人?薛举忍不住变了脸色。 郝瑗叹息一声,作为一个谋士,他的思绪转的更快,他踱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一事,他躬身道:陛下,隋军虽然取得大胜,但臣有一计! 薛举听了,身子一震,问道:爱卿有何计谋? 郝瑗道:隋军虽然拿下鄠县,但依臣的估算,李渊恐怕已经到了河东,已经在准备渡河,甚至已经渡过了大河,如此一来,隋军主力必然东进,趁此机会,我军若是东出,或许能拿下扶风郡! 薛举踱了两步,道:如今天气寒冷,出兵恐怕不便。 郝瑗呵呵一笑,道:殿下,出兵贵在奇,众人皆以为天气寒冷,陛下不会出兵,或许防备松懈,一股而下! 顿了一顿,郝瑗又道:李弘芝、唐弼在汧源(今宝鸡陇县)有数万兵马,陛下若是出兵萧关,必然与他对峙,臣以为,此人宜招安为主,一来避免大战,节约时间;二来,这支兵马为殿下所用,则又是一大助力! 薛举听了,脸上变幻不定,这个时候,他有些不想与大隋交战,虽然他日后兵出萧关是铁定的事实,可是他还是想要先解决了后顾之忧,再全力出兵关中。 但是,薛举又不得不承认,郝瑗的计划有合理性,成功的几率很大,他踱步思考着,终于,他下定了决心:来人,宣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