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师的疯狂 (第1/1页)
十二月中旬。 韩威所部已经抵达天湖东,李师所部兵锋已及逻些城东五百里,李沂已经占领匹播城。 隐隐对逻些城有了合围的态势。 吐蕃军队主力一直在边抵抗边撤退,至唐军三面围城时,逻些城中已经囤积了吐蕃近三十万大军。 人多,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一是粮食供应压力巨大,二是人一多,主意就多。 主意多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特别是象现在松赞干布父子皆亡,三岁幼主继位。 所谓主少臣疑,吐蕃朝堂各个势力谁也压服不了谁。 唐军即将兵临城下,这种内外的压力,足以压垮执政者。 而吐蕃多年来与大唐联姻结盟。 自然有倾向于亲唐的既得利益团体,希望继续与唐停战结盟。 有人提,就会有人应和。 辅政大相禄东赞在征得太后蒙氏的同意之后,向城外唐军派出了停战议和使者。 同时向长安派出了停战议和使团。 停战言和,顾名思义,就是双方停战回到战前,然后双方达成共识,由败方向胜方支付一定的补偿或者条件。 这样双方都还是一个独立国家。 所以,李师不同意,连降,也不答应。 逼降一国之功,如何与灭一国之功相提并论? 不同意! 三个字断绝了吐蕃与大唐之间停战言和的最后一丝可能。 这也是李师在战后被罢职的主要原因。 其实李师真没有想太多。 与李沐从凉州南下,分开前,李沐的叮嘱犹在耳边。 李师自认是了解李沐心思的。 他明白李沐想要的,除了解救文成公主和李道宗,再就是将吐蕃击退,以战促和。 可李师毕竟只有二十四岁。 他知道祖父老了,父亲虽然被李沐大赦回京,但因为站错队,已经断绝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叔叔李德奖居将作监丞已有十年,只是为人迂腐、胸无大志,没有可能振兴家门。 而自己这一辈,更是人才凋零,如此下去,一旦祖父有个不测,陇西李氏之威名,便难以为继。 李师知道,自己空有神机卫大将军的军职和驸马都尉的名号,只是太年轻,资质不够,累积的军功也不足以将他送入军机。 面对逻些城这一块放在嘴边的肥rou,李师无法摆脱这种诱惑,是人都不能。 灭国之功,灭吐蕃这样强大的一国之功,足以彪悍史册。 所以,李师面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攻下逻些城,灭亡吐蕃。 可李师同样知道,这已经背离了李沐的叮嘱。 违抗旨意,这罪足以让他万劫不复。 李师也有考量,也有护身牌。 他有一张护身牌,一是文成公主和李道宗已经被营救出来。二是毕竟能立下灭国之功,大不了将功折罪,但青史会记下他灭吐蕃nongnong的一笔,他不亏。三是……他是从龙潜邸之臣,他是驸马都尉。 李师决定赌了。 他并没有阻止吐蕃使团去长安,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擅自阻拦,那就不仅信是抗旨,而是谋反了。 正因为如此,李师没有多少时间,他只能速战速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