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风波不平 (第1/1页)
“不是啊爹,我是说汉哥儿还没答应收我为徒呢,我就这么传扬出去不好吧?”二郎纠结道。 “唉,二郎啊,拜师的事你就别想了。人家汉哥儿轻轻松松就能赚几千贯,不是咱们能高攀上的,爹早就看明白了。”船老大叹气,随即露出狡黠的表情:“不过人家汉哥儿是做大事的人,是不会跟你个毛头小子一般见识的。” 所以,之后几天,整个船上就传遍了汉哥儿祖上给官家做过饭,是御厨世家传人。曾在东京开过大酒楼,差点就挤得矾楼倒闭,潘楼老板跳楼。反正都在说,还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还真就信了,毕竟他们吃了这么多天杨汉做的饭食,好不好吃他们最清楚。再说人家要不是御厨世家传人,哪能新吃食不断,那么容易就赚了几千贯。 连带着很多人特意从杨汉门前走过,在甲板上看到杨汉那眼神都不对了,是敬畏有加。 二郎这个二货,还专挑人多的时候,端着平底锅来请教杨汉问题:“汉哥儿,你看我这样掂锅对吧?汉哥,手法对吗?汉哥儿,你看我沙子已经不出来了。” 杨汉一开始是莫名其妙,后来才明白过来。恨不得掐死二郎,他巴不得人人注意不到他,越隐秘越好。为此,他是要多低调有多低调,现在倒好,全被这个二货毁了。 杨汉无奈,只能尽量不到甲板去,在人前就蒙着脸。 李授一家也听说了。 李子青是气愤不平,不屑道:“就他,还御厨?给官家做饭的?还东京开过大酒楼,挤得矾楼倒闭,潘楼跳楼?真是大言不惭。” 但随即又狐疑起来:“可是,他的炒菜厨艺哪里学的?听说只有东京一些大酒楼会。怪了,一个小地方的商贾怎么会。”杨汉做的饭食好吃他不得不承认,毕竟他也吃了这么多天,呃,至于发的誓早就破了。 但说什么御厨传人他是打死不信的。 他meimei李子怜看兄长一头雾水,不由笑的肚子疼。不同于兄长的将信将疑,她是压根都不信的,那些话明显听起来是浑话的成分多一些。偏偏他兄长还疑神疑鬼。 她忍住笑道:“人家不是还说了东京的场景嘛,你去问问爹爹不就知道了。” “对,爹爹去过东京,他肯定知道虚实。”李子青一拍手掌,急匆匆的去了父亲的房间。 李授正在看书,小妾在制作抹茶。 李子青见了礼,也顾不上打扰父亲,问道:“父亲,您在东京待过,那小......厨子说的是真的吗?” 李授显然也听说了此事,看了儿子一眼,沉思片刻道:“嗯,七十二家正店是有的,相扑比赛他说的也不差,朱雀御街两百步宽也对,上元节官家在宫城上与民同乐也不虚。 “难道外面说的是真的不成?”李子青大急,想了想,还有个‘花魁大赛’父亲没说,但随即醒悟,真要问出来,那是找抽。 然后便被李授赶了出来,他站在门外,皱眉道:“可是不对啊,就他还御厨世家?怎么会呢?” 儿子出去后,李授也放下了书册,他揉了揉眉头,有些疲惫。 那些传闻他也听说了,心中同样不解,只要去过东京,那些地方与事情基本都能知道。杨汉知道不足为奇,但他确实厨艺不错,还有他赚钱也太过容易了些,这些加一起,就让人真假难辨了。 很显然,杨汉显露的本事太大了些,让李授开始担忧起来,他不在意钱财,他只担心有本事的人一旦为恶造成的危害必然也极大。 看起来有些杞人忧天,多管闲事。 但做了十几年官,李授行事思维已经变成了事事从官府的角度考虑。古代讲治民为牧民,何为牧?这个字本身就彰显着阶级思想的差距。 不然,论语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几千年来为何总约定俗成的断句成不可使知之,而不是不可使,知之。 还有孟子的贵民轻君思想一开始被当做大逆不道之言,一度被贬斥,禁绝,孔庙的配享庙他也坐的不安稳。 后来的朱洪武甚至一度将他移了出去。 不管大宋社会思想氛围如何宽松,皇帝又是如何爱民,但统治阶级与底层民众之间确实横亘着一道天堑。 这是时代的差异,强求不得。也不光是大宋是这样,古代皆然,到了后世阶级依然存在,只不过不能宣传而已。 说是时代,其实说人性如此更为恰当。天下大同注定只能是乌托邦。 也幸亏是在大宋,这个工商业与农并重的社会。换做别的抑商朝代,杨汉指不定被如何歧视对待呢! 至此,李授对杨汉的关注多了一些。 当然,整个船都是如此,每次船停靠,都有很多人从船舱出来,在船舷甲板上等着特意看杨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