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_第145章无妄之灾(第十四更求订阅为盟主桐棠加更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无妄之灾(第十四更求订阅为盟主桐棠加更四) (第1/1页)

    第145章无妄之灾

    要懂得利益分享,晋朝与士族门阀共天下。

    哪怕国都被攻破三次,皇帝死了好几个,依旧没有灭亡。

    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也有二百多年国祚。

    冉明不想与士大夫共天下,也不想与门阀共天下。

    然而,此时的魏国还是一只乳牙没有长全的幼虎。

    不得不虚伪与蛇。冉明想了想,满脸堆笑道:“人与人之间最怕的就是隔阂,最怕的就是不任信任。孤王与诸位,就坦诚相待,开诚布公。”

    韦宁点点头道:“正当如此!”

    “无恒产者无恒心,大汉以良家子为军,所以,强汉以汉抵五胡!”说到这里,冉明的目光有深意的望着众位士族代表道:“大魏的任何一个军士,都有一百亩田,大魏需要良田安置大魏的将士,所以孤需要土地,需要至少两百五十万亩良田。”

    听到这话,众代表们全部都沉默了。

    钱粮,他们有的。土地也有。可是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谁要动他们的土地,他们就会与他们拼命。

    众人的反应,早在冉明的预料之中。他微微一笑道:“当然,这些土地孤王不是白要的,大魏也不会与民争利,孤王可以拿真金白银与各大家族进行等价交换!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

    在场的代表都在心中暗暗合计一下,二百五十万亩田地,需要猛一听很多,可是分配给关中的十几个大家族头上,一家不过十几万亩地。

    一千多倾而已。他们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不过土地是士族的命根子,他们就拿得出来,不见得愿意拿。

    对于士族来说,钱是越多越好,地也是越多越好!

    冉明道:“等孤打败了氐人,关中属于氐人的财富,就会平分给关中立下大功的家族,你们将会得到什么,可以自己考虑一下!”

    说着冉明离开了前厅,这些家族代表也同样连夜离开。

    向家主禀告冉明的意思。

    回到后院,冉明仔细的考虑了这些家族的效忠信,这十几个家族中大部分都提出了一个情报。

    苻健在朝中与大臣们统一了意见,向晋国和凉国进行求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可是由于天眼还没有训练好,冉明还无法得到第一手的情报。

    想到这里,冉明找来荆展,和他的一百多名天眼成员。

    经过石井之战,这些天眼成员,至少在心理素质方面有了质的提高。

    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冉明有点不忍,必竟他们学会的间谍知识还太少,仅仅是皮毛,可是没有办法。在这个时代消息传得太慢,没有专门的情报就如同一个瞎子,这个滋味可不好受。

    冉明冲这些天眼成员道:“孤可以想信你们吗?”

    排在最前头的胡山道:“若没有殿下,我等早已俄死荒野了,我等的命是殿下给的,殿下如同我等再生父母。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愿为殿下效死!”一百多名天眼成员气势十足。

    “没有经历挣扎的生命,不会辉煌,没有经历荆棘的人生不会完美,没有经历垂死的雄鹰不会飞翔。孤期待你们茁壮成长。”

    冉明语重心长的道:“人固有一死,或重天泰山,或轻于鸿毛,为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这样的人死了,就比泰山还重;认贼做父,为虎作伥,替胡狄卖命,为蛮夷当走狗、爪牙,欺负压榨我们的同袍,这样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轻!我们大魏就是要建立我们汉人为主体的国家,让每一个汉人都当家作主,有自己的田可以种,人人有饭吃,不再有胡狄欺负我们。当然,这过建国过程中会有很多人牺牲,不过正是因为我们的牺牲,才能换来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母亲姐妹,不再任人欺凌,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成挺起胸膛,站起来做人!”

    这一百多个少年,包括荆展看着冉明眼中除了敬畏,更多的则是火热的崇拜之色!

    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他,中华民族在这个时代因为冉闵的出现,避免了亡族灭种,而自己的出现,就是一个崛起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当然,有人会提出反驳。认为,没有冉闵也是一样。

    其实,在冉闵之前,诸胡看到汉人非常懦弱,他们全部采取了强压政策,以铁血和杀戮为主。可是,随着昙花一现的魏国出现,以及汉人的血性与勇气,这让北方诸胡意识到,依靠刀剑,无法征服这个民族。

    特别是在拓跋魏的时候,他们采取了主动汉化政策。

    冉明道:“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和跟胡人拼命,而要默默的积累和等待,用你们的眼睛,刺探敌人的情报,用你们的行动,去教育、去感悟那些不愿为胡狄当牛作马的同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鼓动一切愿意为大魏崛起而奋斗的有志青年。等到我们实力壮大,足够撼动敌人时,任何试图阻挡我们大魏崛起,阻挡我们恢复汉家江山的敌人,都将被我们碾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等到胜利的那一刻,让我们尽情欢呼,大魏万岁,陛下万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