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红尘_第二十七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第2/2页)

系统还是成功的,至少得到了市民的认同。”

    大家一起来到会议室。会议室的布置也很新颖,不仅有建工局的代表工程,而且还有本项目的效果图,还挂上了企业精神和宗旨,这样即使不是建工局的人看后对建工局也有一个基本了解,看得出来设计者是用了心,动了脑筋的,如果建工局一千多个工地全部采用此做法,可以想象会给业主和社会带来多大的视觉冲击。

    在会议室的一角,静静坐着一个人,手上握有一部照相机。谭超雄注意到了这个人,他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建工局的人,他到底是谁?来这里要干什么?

    他不动声色,暗中让保卫部调查一下,局宣传部的人眼尖,立刻认出了此人,他就是《沙林日报》首席记者丁高深。

    原来丁记者对该项目进行报道后,社会反映强烈,有人竟质疑是假报道,他们认为在沙林市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报社指示他继续跟进,搞连续报道。

    他来到项目部门口,刚好看见一大批人朝项目部走来,他就毫不犹豫跟了进去,准备到实地去采访。

    进了项目部办公区,他真是大开眼界,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让人感到十分新鲜好奇,所以到了会议室,他第一个高高地举起了双手,要求采访。

    钱局长和谭超雄已经清楚了他的身份,对他不仅没有阻拦,而是请他到主席台前面来,方便他提问。

    宫利民作为项目经理,自然而然接受了采访,然而,面对丁记者的提问,他是一问三不知,他从没有参与ABC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如何知晓?

    谭超雄看他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赶紧要柳万锋上前接受采访。

    柳万锋胸有成竹,对ABC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思路、想法及效果等方面娓娓道来,说得很形象生动,对丁记者不理解的地方,他还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丁记者的采访非常成功,最后,他亮明了身份,给设计者柳万锋照了一张相,说要发到报纸上去。

    丁记者说到做到。三天后,《沙林日报》头版头条果然刊登了丁记者写的长篇通讯《一个记者眼中的红保城项目》,文中详细介绍了红保城项目推行的ABC形象识别系统,高度评价了此系统的现实意义,文中下方还刊载了一张柳万锋笑眯眯的照片。

    《沙林日报》的报道再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尤其引起了沙林市建设厅的关注。这次厅长陶英没有让办公室去调查了,而是直接通知沙林市建工局负责人到建设厅来汇报ABC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情况。

    听了建工局的汇报,看了一张张现场拍摄的照片,陶英很高兴,很振奋,这个项目很有创意,符合现代建筑工地发展的方向。

    其实,陶英也曾与柳万锋有同样的想法,只是没有他那么细,那么深,那么透。她始终认为脏乱差不应该是建筑工地的代名词,大家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工作舒心,作业人员吃得好,住得好,作业环境干净、卫生、安全、有保障。作为建筑行业的主管领导,她特别希望全省的项目都能实现这个目标,可每次到工地,看到的情景总是让她心里添堵,尤其曾经的一次洋相让她刻骨铭心。

    好像是三年前的一天吧,她参加一家省级标化工地验收。

    为了接好这次验收,施工单位下足了功夫,项目部道路两旁摆满了鲜花,搭设了一个漂亮的主席台,台上台下铺上了红色的地毯,上空吊满了各种颜色的气球,锣鼓队、仪仗乐队、迎宾小姐一个不缺,整个项目部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验收组的车队驶来,项目部沸腾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掌声雷动。当陶英下车时,一个笑盈盈的迎宾小姐上前献上一把鲜花,引导小姐引导陶英一行人步入主席台。大家都在主席台就座,准备发言,接下来就是鼓掌散会了。

    如果不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整个验收工作将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了。

    偏偏这一刻,陶英内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