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大人,非诚勿扰!_Chapter104 你以为,你配得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hapter104 你以为,你配得上 (第3/5页)



        “不过下次,不许你在外面喝酒。”要喝,只在家里,在他面前喝就好。他可不敢保证,她这样的醉态落入了其它男人的眼中时,他会不会想要揍人。

        “出去。”还在说。阮绵绵现在只觉得全身都要烧起来般:“我要睡觉,睡觉。”

        应隽邦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帮她把被子盖好,然后起身离开。

        他走了,阮绵绵觉得压力减少了很多,可还是很窘。她保证,下次再也不喝酒了,尤其是不能在应隽邦面前喝。丢脸丢大了,有没有?

        她还陷入在困窘中没有反应过来,应隽邦却又进来了,手上端着一碗粥。

        “要睡的话,吃点东西再睡。”早上不吃东西对胃不好。

        阮绵绵闭着眼睛,不想起来,应隽邦有些无奈,将托盘放在*头,又伸出手将她扶了起来。几乎是他一碰到她,她就受不了,身体往后面缩去。

        感觉到她身体的回避,他靠近了她耳边轻轻开口:“你要是不起来,我就当你想再来一次了。”

        阮绵绵倏地瞪大了眼睛,再来一次?她非死不可。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只好不甘不愿的坐起来吃东西。

        身体很难受,阮绵绵此时真的觉得连坐着都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应隽邦像是知道她的难受一般,扶着她坐好,又极为体谅的端过粥要喂她。

        “我,我自己来。”她现在可没有穿衣服,就这样很尴尬诶。拉高被子到心口,阮绵绵的动作实在是有些做无用功。要看的早就看过了,这个时候不觉得晚么?

        应隽邦却很坚持,喂她喝过粥,揉了揉她的发顶:“睡吧。”

        他没有再提昨天,让阮绵绵松了口气,又将身体缩回了被子里,她是真的还很累,很想睡觉。至于上班什么的。睡过今天再说。

        应隽邦拿着空碗出去,手机却响了。看着上面的电话,他的眉心一拧,按下了接听。

        电话那边的声音让他的眉心拧得更紧,将碗放回厨房,都收拾好了。回房间看了眼,发现阮绵绵又睡着了。

        将她的被子小心的掖了掖,盯着她的睡颜一会,想着从昨天开始阮绵绵的样子,他的眉间染上淡淡的温柔。倾下身去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记轻吻,这才起身离开了。

        睡梦中的阮绵绵似有所感,唇角微微上扬,睡得越发香甜。

        ………………………………………………………………

        应家主宅。

        今天不光是应鼎弘,冯谨言夫妻在家。应隽天,宣墨筝也在。

        挑高的客厅里并不需要开灯,巨大的落地窗让客厅里的光线很是充足。沙发上的四人分主次坐好。应隽邦进了门,看着眼前的架势,面无表情的上前,跟众人打过招呼:“爸,阿姨。大哥,大嫂。”

        应鼎弘应了一声,态度比平时的冷淡看着要温和一些,应隽邦若无察觉一般坐在沙发上。对上宣墨筝的目光,她的视线里,是满满的担心。

        用眼神示意她自己没事,这才看向了应鼎弘。

        “你前几天去美国了?”应鼎弘先开口,应隽邦点头,他在美国有公司的事从来没有想瞒着应家。就不知道应鼎弘突然提这个是因为什么事。

        “你不在家的时候,李家来人了。”应鼎弘不想跟他废话,直接切入主题:“他们上门求亲。我已经同意了,让你娶李暖心。”

        “……”应隽天坐在边上,有些不赞同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弟弟是什么个性他还不知道吗?这般强势的命令,应隽邦会同意才怪。

        “你同意了?”应隽邦看着应鼎弘,这个他名义上的父亲,可是也仅此而已:“你凭什么同意?”

        “凭我是你老子。”应鼎弘的气又开始上来了,伸出手指着应隽邦:“我告诉你,李家同意了给李暖心百分之二十的李氏股份做嫁妆,你想想吧,这是一份多大的家业。你以为,你配得上?”

        “恩。我配不上。”应隽邦站了起来,回主宅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不应该回来的:“所以也不用配了。因为我不会娶她的。”

        “你——”应鼎弘跟着站了起来:“你,你敢。我告诉你,要是你不娶李暖心,应家的财产,你一分钱也不要想得到。”

        应隽天想阻止父亲的话,已经是来不及了。应隽邦狭长的眸子,此时微微眯起,眼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冷意。

        “你要是想要那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你去娶她好了。至于应家的财产?”他的目光在冯谨言身上扫过,又回到了应鼎弘身上,声音里是掩不住的讥讽:“你不是还没死吗?现在说这些,会不会太早?”

        “逆子,你这个逆子——”应鼎弘气得脸都红了,一手捂着心脏,一只手指着应隽邦,眦目欲裂:“你,你给我滚。你滚。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应隽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