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烽火 (第1/1页)
抵达晋阳的第二日,杨广起得很早,按照往常的作息,和府兵们一起绕着校场跑了几圈,又练了几趟刀法。然后才施施然的回到后院吃早饭。 “二郎今日就要上衙门?”萧三娘见到仆从端着盔甲进来,心中有些不舍。才刚刚到晋阳,她连这府中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怎么杨广就要正式办公了呢。 “嗯,北边的情势不大好,我得去看看他们准备好了没。”杨广伸开双手,由着仆从为他着甲。一边安抚着自己的妻子:“三娘不要担心,晋阳外有雁门关,可安全着呢。” “若果真如此,殿下又为什么如此焦急?”萧三娘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并不会被杨广的话语轻易糊弄过去。 杨广苦笑:“你知道的,高宝宁联合突厥沙钵略部前些日子入寇幽州,被幽州总管阴寿挡了回去。然而,突厥大军收获不足,必然向西入寇云州。虽然说云州有李彻将军驻守,应当无事,可我还是担心突厥小股人马绕过云州城。” 高宝宁的事情发生在八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沙钵略的大队人马算算也该到云州了。可是现在,云州并没有相关的报告,雁门这边更是风平浪静。如此诡异的情况,杨广的心里就更是不能安定了。 而听完杨广的话,萧三娘便不在说话,只是一揖到底,躬身送杨广出门。 杨广到了位于晋阳城中心位置的总管府,此时总管府中的官员早就等待着杨广的到来。并没有出现什么狗血的下马威事件,杨广这个主官和总管府的属官们看上去是一团和气。杨广的第一次并州总管府会议,就是在所有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进行的。 总管府长史送上账簿,以及一应官员案卷,晋阳驻军的兵曹将兵符送上。杨广就在名义上取得了总管府的大权。 杨广一边翻着并州各军将领的档案,一边问道:“仓曹,并州地区各府库的情况如何?” “回禀总管:各仓储蓄充足。仅晋阳一地储备的粮草,就足以支持十万大军一年作战所需。” “嗯,先说说,云州现有兵多少?装备粮草如何?”杨广关心的是云州的情况。扼守阴山南麓的云州地广人稀,只有两个人口超过五万的大城,其余十一个城池,其城墙不过三丈,人口不足一万。 兵曹刘成侧身对着杨广一礼:“云州军满编有兵一万二千,战马八千,驮马六千。另有乡兵三万余。城中兵器充足,粮草也余留十二万担,可供城中百姓一年所需。” 杨广根本不知道兵曹报出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只好不耻下问道:“……如果突厥十万大军围城,云州能坚持多久?” 但是刘成却是经年的老人,这些数据他心里有底:“回总管,若无意外发生,至少可以坚持八个月。” “八个月?我们若是出雁门关相救,只需要一月就可抵达。”杨广在心底盘算了一阵:“如此看来,云州几乎不会被突厥攻陷。” “正是。”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坚城的陷落,都是因为内鬼的出卖。而一座城池之所以因为内鬼轻易失陷,往往是因为守城的人已经绝望。如今隋国正处于向上发展时期,除开少数眼瞎脑子蠢的人之外,能安稳的过日子,谁会拿自己全家的性命去赌一个成功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