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选兵 (第1/1页)
“马渡?”李承乾也记起来了,那个首先出价的商人,送了两名新罗婢还有两名波斯胡姬。 “宣。”李承乾整了整头上的进贤冠,就算是见商贾也不能失仪。 卫士抱拳退下,大步流星的走到门口。 马渡见卫士回来了,连忙行礼询问。 “大王宣你进去。”不待马渡发问,卫士就传达了命令。 “谢过校尉了。” “请随奴婢来。”一名宦官在门后引路,大都督府不是可以随便逛的地方。 一路绕过众多厅堂,来到了李承乾所在的会客厅。 “马渡拜见大王。”马渡一见李承乾,跪倒在地行稽首大礼。 “快起来。”李承乾连忙道,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臣……臣在林邑被……”马渡带着哭腔把自己的遭遇向李承乾叙说。 “混账!”李承乾怒喝道,不论前世还是今生,李承乾都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他成长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国家,在他上大学时,世界上已经没有人敢于无视中国的威严,而此生的李承乾更是天朝的故太子,四夷俯首称臣,不敢有丝毫放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李承乾闭上眼睛,诵读着陈汤的名言,这给了他出兵的法理依据,作为一个正雄心勃勃想着扩张的帝国,在这个国家之内,没有人敢于否定这句话。 “来人,召都督府及刺史府官吏议事。”岭南只有六个折冲府,而且兵源也不是授田的农夫,而是兵募,粮饷也由岭南道自理,总计兵马不过五千多人,也就是后来天宝年间岭南五府经略使下辖的经略军的雏形。 调动这些折冲府必定要上书兵部,李承乾不打算这样做,他打算自己另外募兵。 在没有完全控制户籍的时候,募兵制无疑是最合适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现阶段财力不多的李承乾。 都督府有一定的军事权力,尤其是边州都督,调动粮草兵器不成问题。 半个时辰后,都督府的官员和刺史府的官员都到了。 “拜见大王。” “诸君请坐。”李承乾一身铠甲,盘膝坐在主位。 “孤闻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有诸?” “有,此苏武传所载,”长史徐德舒站起身躬身回答:“时孝武欲得宛马,宛王毋寡不许,杀汉使又截商队,断商路,孝武发贰师将军讨宛国,其贵胄杀宛王与汉,献天马求罢兵。” “汉时南越相吕嘉为乱,杀汉使团,孝武发五路军击之,置九郡。” “善,宛王大逆,杀汉使者商旅,当兴师击之,”李承乾话头一转:“今如有宛王之属,当何为?” “下官以为当遣一裨将,率数千人击之,使其谢罪于天子。”长史回答道。 “今林邑杀我使者,断我商路,屠我百姓,岂可不击?”李承乾站起身,拔出腰间横刀:“孤闻陈汤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林邑不尊天朝,犯汉天威,当击之。” “诺。”一个小国罢了,没有人在意,不过想要调兵就不这么容易了。 “命都督府武库出甲五千领,刀五千口,戟五千支,并给五千军所需之物。”李承乾手中写着将令,他是有天子节的还是大都督,调动兵器完全不是问题。 “诺。” “传令交州都督府,备五千军所需七日粮草。” “诺。” “命水师检修战船,多置重弩。” “诺。” “广州刺史,开广州库,出粮五千石。” “诺。” 一连串的将令传下,都督府马上转入了初级战备状态,只是准备军需。 等到官员们离开,李承乾回到后堂,和等待已久的马旭交谈:“即刻募兵四千人,最好要良家子。” 自古练兵就喜欢用良家子,不止因为听话,还因为他们有恒产,可以为了一个目标战至最后一刻。 “诺。”马旭抱拳道,数月下来,马旭身上的将军气息越来越重,此刻的马旭和李承乾一样,都是身着一身明光甲。 “多练负重奔袭,军阵相攻,四个月后孤就要兴兵伐林邑了。” “诺。” 离开大都督府,马旭来到了军营,募兵首先要去人多的家里,人多有余子,多半是愿意从军的。 把军中的文吏和识字的军吏都排了出去,还要带上当地的向导,毕竟他们谁也不懂岭南话,金陵洛下音虽然说官话,但会说的人也只限于读书人和商人而已。 一般的农夫可不会去管自己说的话是胡人口音还是先贤之语。 李承乾的王府军当然是有军饷的,这支军队在兵部属于王府的帐内卫队,朝廷是不会播一个铜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