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承乾_第四十九章 出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出海 (第1/1页)

    “杜大夫可知鲲鹏?”

    “下官知道。”

    “寡人今日擒杀了一只。”李承乾平静的说道。

    “……”杜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杜大夫随孤来吧。”见杜芝这个样子,李承乾站起身,抖了抖衣服说道。

    “备马。”

    鲸鱼还放在码头,没有拉到都督府来。

    大唐的官员可不像明代的文官一样坐轿,徐德舒脚踩马镫翻身上马,落李承乾半个马头。

    “驾!”李承乾腿驾马腹,骏马如离弦之箭一般飞驰着出了城池。

    码头已经被戒严了,站满了手持兵戈的军士,明晃晃的横刀握在手里,震慑着胆大妄为的海商。

    李承乾的亲卫簇拥着三人来到了码头,薛仁贵和马旭都在码头守卫。

    “末将拜见大王。”

    “免礼。”李承乾的马速不快,主要是为了照顾徐德舒,毕竟他已经四十多岁了,经不起太大的颠簸。

    翻身下了马,李承乾一马当先直奔码头走去。

    鲸鱼被粗壮的缆绳拴在码头上,近百名汉子正热火朝天的拉动绳子,想要把鲸鱼拖上岸。

    “嘿呀!”

    “嘭!”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鲸鱼总算被拉上了小船,准备一会直接冲到岸上。

    “杜大夫,如何?”走到鲸鱼旁边,李承乾用手拍打着鲸鱼厚实而又坚韧的皮说道。

    “好大——”无数的形容词在屋子一样大小的鲸鱼面前就只剩下一句“好大”了。

    “如此巨兽是祥瑞乎?”徐德舒捋着胡须说道。

    “自然,自然是祥瑞。”杜芝眼前一亮,能够见到祥瑞岂不是说明自己是贤明良臣,前途不可限量啊!

    “本官有意上疏天子,不知大夫……”徐德舒问道。

    “自然是联名上疏了,如此大事芝不敢落于人后。”

    “不知大王?”杜芝拱手问道。

    “不必写孤了,长史和大夫上疏就好。”

    祥瑞是好事,但放在自己身上就未必了,废太子到了岭南就有祥瑞,天下人会怎么想,皇帝会怎么想,百官会怎么想?

    …………

    快马急奏,一路跨江渡河翻山越岭,十五天后到了长安。

    朝会上,杜芝的奏表摆在李世民面前,作为天使他的奏表是最有分量的。

    “诸卿怎么看?”李世民面带微笑的向群臣问道。

    作为皇帝,谁不希望自己治下出现祥瑞呢,封禅、祥瑞,两个中国皇帝逃不过的诱惑。

    李世民也想过封禅,甚至现在封禅两个字也会不时的跳出来,刺激着李世民的心脏。

    “臣以为此天下祥和,四海升平之兆也,陛下临御十七载,服羌胡安万民,四夷俯首海内称臣,今现祥瑞实乃陛下之功德感于天,故降瑞兽以嘉陛下。”许敬宗从文官中站了出来,躬身贺道。

    “此万民之功德也,朕何敢居功。”李世民的嘴笑了起来,拍马屁谁都愿听,尤其是这个马匹还可以证实。

    “臣以为是陛下圣明,天有所感,故降生瑞兽鲲鹏以献陛下……”

    一时间群臣朝贺声不断,太极殿内充斥着拍马屁的声音。

    “那这瑞兽当如何处置呢?”捋着胡须,李世民笑着询问。

    “臣愚见,当遣使运往京师,并与沿途州县示众,以显陛下圣德。”

    “不可,奏疏中言,鲲鹏重逾万斤,若跨越万里自岭表送长安,恐黎庶疲惫,百姓不安。”李世民当即拒绝了,为了运祥瑞把国运一同运走的先例不是没有,李世民可不敢重蹈覆辙。

    “陛下仁德。”百官再一次朝贺。

    “朕思岭南气候,暑热难耐,鲲鹏瑞兽恐不能久存,可分而食之赐之百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臣等谨奉命。”

    第二天清晨,李承乾一身甲胄,站在校场高台上。

    “出发!”

    李承乾一挥手,鼓声随之响起,校场上五千将士同时抱拳行军礼,口中应诺。

    营门大开,将士分做三部,两部各两千人,另一部一千人。

    军营距离码头将近十里,将士行军队列,寂静无声,五千人的队伍中只能听见甲叶和兵刃碰撞的声音。

    走在官道上,商贾和百姓纷纷避让,生怕冲撞了大军。

    两个时辰后,全副武装的将士常速行军到了码头。

    “各屯登船!”码头上五十艘战场排的密密麻麻,桅杆上高挂着旗帜,上面已经写明了番号。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人已经统统登上了战船。

    李承乾也带着自己的亲卫上了自己的旗舰。

    “启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