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834.吃茶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34.吃茶去 (第1/2页)

    834.吃茶去

    关于中国十大名茶有各种各样的排名,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茶叶和我国其他行业一样,名牌可以花钱买到,评奖全是暗箱cao作,山寨版的更多,不过比较正统的有以下几种排名。

    最早出现的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对中国名茶的评比结果:西湖*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选结果是:西湖*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这应该是比较公正的。

    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各说各的。《解放日报》1999年1月16日称:江苏碧螺春、西湖*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纽约日报》2001年3月26日声称:西湖*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甘露、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是中国的十大名茶。《香港文汇报》则在2002年1月18日公布:西湖*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福建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是中国的十大名茶。而在那以后,就开始众说纷纭、不知所以了。

    不过,不论是否是名茶,都是茶叶的一种,除了口感和品味的不同,茶叶的功能其实都是一样的,区别所在就在于怎么喝和怎么品味。

    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喝茶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更多的人在一起聚饮主要有茶宴、茶会、茶话会等方式。公众茶事设施主要有茶摊、茶室、茶馆、茶楼等等。

    捧着一杯茶独饮,或者是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或者是一本书、一壶茶,最好还有一炷香,那就是另一种意境;因为茶非平常物事,既是感情的载体,又是雅物,一个人煎茶独饮,以喜悦的心情欣赏煮茶时蒸腾的水气,欣赏茶碗白色的汤面,并以高度灵敏的神经去感知饮茶的效果,这就是茶道。

    古人认为饮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而两人对饮是为了促膝谈心,或者吐露衷肠、或者答疑解惑、或者家长里短、或者天马行空,不仅仅是止渴生津,也是精神享受;不仅仅是提神醒脑、启迪心智,也是使自己宁静淡泊、超凡*俗,神游仙境。所以,写《茶疏》的明人许次忬才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

    有趣的是,我国素有茶三酒四的习惯,三人为众,三人饮茶正合品字之义。品字是三个口字组成的,说明三人聚饮是最佳组合。独饮太清冷,对饮虽有情趣,二人促膝相谈,如同唱二人转,不是你说就是我唱;但三人品饮就增添了许多热烈气氛,摆开*门阵话题如小溪流淌,不会戛然中断,相对而言,也多了些闲适和轻松,那茶自然就更有味,所以认为品茶以三人同桌为佳,可领略茶之美味,只不过有些纳闷,国人信奉以茶解酒,喝酒之后喝一杯茶似乎很正常,那一起喝酒的四个人难道要赶走一个吗?

    多人聚饮如今很常见,办茶会、茶宴,以茶会友,还可止渴、小憩、开展社交、获取信息,茶在此处又成为人见人爱的一种饮料。这样的茶话会在官场、商海很常见,不过就是挂羊头卖狗rou罢了,没人为了品茶而来。聚饮的吉尼斯纪录应该是清末咸丰二年(1852年)在**喀温巴穆大喇嘛庙举办的一次茶会,聚集四方僧众4000余人,巡礼和尚用茶款待全体僧众。这次茶会据说每人饮了两杯茶,共8000杯,费银50两。

    多人聚饮有公开的场所,北方称茶馆、可以嗑瓜子、听相声、看京剧;南方叫茶楼,可以吃点心、谈生意、听评弹、勾女人,不过到了现在,南北方实现互联互通,都改作打麻将了。不论是南来北往还是东西南北,也不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