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35.爱情的世界里没有性别之分 (第1/2页)
935.爱情的世界里没有性别之分 我国古代把老人的年龄确定为50岁,描写老人的诗句最著名的有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有曹cao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还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形容老人神态的成语很多,信手拈来就有一大堆。比如宝刀未老是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白发红颜是头发斑白而脸色**,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白首如新,倾盖如故里面的白首指的是老年,倾盖是停车、初见的意思,说的是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能一见如故;不知老之将至是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迟暮之年的迟暮就是黄昏,比喻晚年,指人到老年;返老还童的返是回的意思,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黄发鲐背的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此常借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而鹤发童颜、皓首苍颜、老气横秋、老态*钟、童颜鹤发、雪鬓霜鬟、步履蹒跚慈眉善目、仙风道骨、精神矍铄都是形容老年人的容貌和神态的。 我国现代社会把老人的年龄确定为60岁,可是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也有着不同的界定。比如政府官员声称老人应该是65岁,这有利于他们实行推迟退休年龄的构想;医学界则说现代老人的标准应在70岁,也就是说明我国的健康水平大为提高,可是平民百姓却声称55岁就已经**老年了,目的就是提前退休、安享晚年。 不过,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青年到中年、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模糊的。有人认为做了祖父祖母就是**了老年,有人认为达到退休是**老年的一个标志,而最正确的应该是从生理上进行区分。一般来讲,**老年的人在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头发、眉毛、胡须变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心理障碍、焦虑障碍则更是自然规律留下的痕迹。 如今,社会上老年人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模样,有的到了迟暮之年,就变得风烛残年,不是老气横秋就是老态*钟,而另一部分人要么就是鹤发童颜,要么就是精神抖擞;要么就是孔夫子那样的集大成者,要么就是依然保留着一颗童心。那首《老人的美》的现代诗写得多好:老人的美/是种无可名状的期待;老人的美/是种心如止水的平静;老人的美/表现出的是睿智、稳重,老人/一个饱经世俗沧桑的智者。 不过那些在我生命中曾经给我很大影响、甚至成了我的指路人的四位高人在我见到他们的时候都不过只是中年人。我离开峡州南正街的时候,杨大爹不过就是一家杂货店忙忙碌碌的店主;我和翦南维谈恋爱的时候,教长还是枫树清真寺的主持,英俊潇洒、和蔼可亲;我在郑河的时候,马法师也不过就是那条老街上公认的德高望重的老者,其实也就五十上下;即使是我在宝通寺的时候,玉林大师也不过就是那座小院里的中年大和尚罢了。 我遇见朱爹爹的时候,他是牯牛山的看林人,成天在山间穿行也不感到疲倦;我遇见金熙浩的时候,他是一个大忙人,一连好几天看不见人影是司空见惯的事;我遇见姚成功的时候,他已经功成名就了,缺的就是我这样的能在他面前胡说八道的忘年交和一个漂亮的伴侣;而我在羊城那家吃茶去茶楼遇见那个光头胖老头的时候,他也不过就是一中年人,充其量就是壮年而已。可是那个时候,他们都喜欢在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