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第2/3页)
致玩趣,到时候可送给瑞哥儿玩玩,他平日里最喜欢逗小鱼儿,看见这个一定会蹦跳好久。 所有的赏赐礼仪完成,窦太后命人搬来四张梨木案几放置中央,子墨笔砚一用俱全,四位魁首分座案几,进行最后的魁首争夺。 气氛愈发紧张起来,好像一把无形的火焰,霹雳啪啦地燃着,而有两把火直接是烧到赵文宛身上的。永平公主摸了摸毛笔,自觉十分逗趣,陛下亲自出的考题黎尚宫从盒子取出,往年圣上都喜欢出时事策论,大都是些浅显的范围,大梁重视女子之才,百年中也曾出过一两位巾帼英雄,再说贵族子弟大都要进朝当政,女子既要有懂得持家,自是也要关心些国事才是,而今年陛下的考题似是偏难了一些,当黎尚宫念出之时,不仅大多贵女们唉声叹息,直呼太难了。 连男客们都纷纷蹙着眉头,紧紧思索起来。 “一炷香的时间,请四位魁首将答案写于锦步上。” 赵文萱再听到陛下的试题时,就暗暗松了一口气,这般难的,赵文宛那种深闺小姐哪能知的一二,倒是王雪鸢饱读圣贤诗句,阅览无数典籍,当是要比其他人强的,圣上一定会选王雪鸢为魁首,自顾自的想着就放松了心情,捏了一块玲珑点心,安心吃起来。 一缕白烟袅袅而上,只见香身越来越少,众人的心也跟着一起紧张,永平公主期间玩着毛笔,只在绢布上写了,“父皇,谁说儿臣不能夺得魁首了?”这么一句话,随后瞧见一旁的赵文宛也呈上绢布,早觉得无趣忙跟着一起呈了上去。 锦屏郡主和王雪鸢还在咬笔埋头思虑,众人瞧赵文宛已起身,从容不迫的递交锦书,封入匣内。 两人并肩回去,赵文宛问道:“公主答的如何?” 永平咧嘴一笑,突然道:“我交了白卷,这魁首本就是我求来糊弄下我父皇而已,当不得真。” 赵文宛觉得公主性格极是坦率,一时佩服,未说的什么坐回座位。 说话间香已烧完,锦屏郡主和王雪鸢呈上锦书,锦屏瞧着就脸色发黑,显然是发挥不行,王雪鸢似乎就好很多,似是对自个的答卷很是满意,不经意间掠过首座六王爷的空席,闪过一抹失落,但在瞥见不远的赵元礼时,眸中隐晦着灼灼之色。 沉肃的气氛渐渐淡去,众人就魁首的猜测议论纷纷,投王雪鸢的不在少数。 不过一个时辰,圣上身边的内侍高公公适时候来了揽月轩,高唱了魁首竟然是……赵文宛。 皇上还亲自下诏,分封赵文宛为三品县主,赏赐黄金百两,秫米万斗。 众人惊讶之余,当即就有人跳出来表示不服,那人正是心高气傲的锦屏郡主,若是输给王雪鸢也就算了,偏是赵文宛,她那种养尊处优惯了的人,如何能对政事策论熟悉,还博得圣心,分封三品县主。 那不是她认识的赵文宛这其中一定有蹊跷 只是她不敢驳皇上的审判,却掩饰不住的面露不服之态,“太后娘娘,锦屏今日输了魁首之位,自觉才疏学浅,锦屏有一心愿,不知道太后娘娘可否应允?” “是何要求,锦屏且说罢了。”窦太后笑着道。 锦屏郡主一展衣袖,迫不及待地继续道:“皇上今年琼花宴的策论考题是让吾等谈一谈对江南水患的想法,赵小姐定是心思玲珑,答案深得皇上赞许,才能一举在众姐妹间夺得魁首,封三品县主,锦屏实在好奇,莫不如将赵小姐的锦书公之于众,让我与众姐妹们学习一二。” 因着锦屏郡主突如其来的提议,窦太后稍稍犹豫了一下,对上赵文宛坦荡荡的目光,随即复了安心,不等太后答话,赵文宛自个也站了出来,“锦书自可随意给大家阅览,可还得劳烦高公公去取,岂不麻烦,道不如我口述于众,郡主若觉得哪有不妥,自可点出。” 高公公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年岁不小,已经伺候了两代君主,弓着身子微微颔首表示对赵文宛体恤的感激,太后点头应允。 “锦屏刚才也说才疏学浅,不敢献丑,就让素有才名的王小姐来与赵小姐讨教一二正好。” 被点名的王雪鸢从公布答案就心中不服,这会儿竟站起身子,算是应允,坐上的太子妃微微嗔目,心中暗暗替王雪鸢捏汗,堂妹也是蠢的,皇上已经钦点了魁首,她再出来辩驳一二是何意思,在质疑皇上的眼光么? 让人当了枪使浑然不自知,竟然没的推脱之意,还自行站起来,太子妃想要阻止也是晚了,骑虎难下之势已然,只盼堂妹别丢了王氏一族脸面,见好就收。 随后太子妃目光微斜,再扫向赵文宛淡淡的面容,果然是个聪明的,话语间故意引了锦屏入圈。 赵文宛是故意的没错,只是没想到锦屏郡主要敏锐许多,将自个引出的浑水全数泼给了王雪鸢,赵文宛笑了笑,比起让锦屏打脸,她更想让王雪鸢难看,遂顺水推舟,趁了锦屏郡主的意。 赵文宛道:“依着小女之见,水患是有,根在污吏,若不拔除,水患无穷。” 众人都在细细品味其中含义,这般独特的见解,甚为新颖,贵女们养在闺阁,世家公子们纨绔之多,偶有好学问的也只是风声雨声读书声,两耳不闻家国事,竟不知赵文宛的见解是何? 当然也有听明白的,心中不由暗暗佩服称赞,好见解。 王雪鸢微微一怔,还是第一次听闻治理水患,却要惩治污吏的,连忙道:“治理水患不应兴修水道,安抚流民,何必要整治贪官污吏,你这根本就是巧言雌黄?” 太子妃听的心里咯噔一下,暗暗的给王雪鸢使了眼色,让她注意措辞,别乱说了去,可王雪鸢正在气头,似是觉得理正言辞,甚至都忘了赵文宛是刚钦点的魁首。 “哪有流民?哪有水患?”赵文宛嘴角浮着一丝弧度,冷笑一声,带着明显的挑衅意味反问道。 “如何没有?江南一地河流多,人口少,水患无人治理,河流没有固定堤岸,虽这些年兴修了水利,开凿了部分运河,可水患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