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一百二十一章,当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当家 (第4/4页)

壁那条街上就是田里正家。姑爷要找他?”

    随着邵氏张氏在外面窥视的,有两个是邵氏和张氏的陪嫁。这两个妇人心里犯嘀咕,先不说孔大爷是老太太的陪嫁,就说他在这安府里侍候多年,兢兢业业,从无一点儿错失,就没有一个主人敢不敬他。

    就是老太太对孔大爷说话,也从来是笑容堆在面上。

    这个四姑爷,你还没有成亲,还不是这家里的姑爷……。就是你和四姑娘成过亲,也没有人许过你自己个儿独当家?

    这么着傲的,坐在那里眼睛里冒着傲气,鼻子里呼的是傲气,嘴唇里吐出的话,也透着傲气。以后我们姑爷来,还能有地方站吗?

    全让四姑爷你一个人占完了呀。

    邵氏张氏还没有理论到这件事,两个陪房先不舒服起来。

    见袁训对孔青还是没有半点儿想客气的样子,还是一副对孔青如对下人,淡淡道:“哦,低你知道得很清楚,我不找他。”

    “是。”孔青继续哈着腰。

    红花凑到宝珠耳朵上:“姑娘姑娘,姑爷是要找里正来,和姨太太分家让她按字印吗?”宝珠失笑,也咬住红花小耳朵:“姨太太又不是我们家里人,和她分什么家?你是想把水阁分给她,还是把荷花池子分给她?”红花揉脑袋,嘟囔道:“这倒也是。”又咧开小嘴儿一笑:“姨太太要是来找我分,我分片落叶子给她。”

    外间,怔上一怔,袁训又用轻飘飘的嗓门儿正在问道:“孔管家,这京里的府尹大堂,几十年没有变,你还记得怎么走吗?”

    别的人继续傻眼,弄不懂四姑爷问的这两句话与此时情景有什么意义?只有为袁训来的,正站班儿的那几个人太了解袁训,互相挤眉弄眼的笑。

    小袁办事情一向要断就斩断根,他又开始了。

    孔青倒没有多想的神色,只是再回话:“回四姑爷,我记得呢。跟老太太进京以后,让我去董家送贴子,我当时就从董大人的衙门外面过,当时我还在想,还是以前旧模样,就是外面两座石狮子上的风雨痕,也一点儿没变。”

    他陪笑:“从我们这里到府尹大堂,要是用走的,道儿远。雇车,最好。但您问怎么走,出大门,右转上长街上,一直走一直走,走上小半个时辰,见到上面写着字呢,也就到了。”

    袁训微微一笑,颇为嘉许的道:“好,你很清楚。”

    人人都以为他下面该说正经话,却见袁训话头还是刚才那个,还是慢吞吞地道:“那我再来问你,五军都督府怎么走?”

    房门外面,邵氏有点心惊rou跳,以帕子掩在胸口,转头见到张氏也在,小声道:“三弟妹,我怎么有点儿怕。”

    张氏也觉得后背上嗖嗖的冷,这时候也明白姑爷问这些话不是白问的,与邵氏握住手,一对妯娌的手都冰凉。

    孔青忍不住笑了笑,他从袁训问话开始,就大约的明了。此时就完全的清楚,笑回道:“回四姑爷,五军都督府倒是近。在我们前街上,小巷子里走过去,见到大红门的,就是了。侯爷给老太太找这房子,冲的就是离五军都督府近,后军都督府里有内亲,是当年老侯夫人一族,有个照应。”

    余伯南也觉得不对劲儿,这小子在出什么歪主意?

    见袁训取了茶在手,他不过只问上三句,却摆出口渴的模样,慢慢的呷了茶,慢慢地道:“你都明白就很好,免得有人要问,没地儿去找明白人。孔管家,”

    他慢慢腾腾又是一句。

    张氏也撑不住,觉得房里气氛压抑人。对邵氏小声道:“他又要问什么,难道问皇宫怎么走?我的娘呀,他问了一个又一个,今天是来闲问话的吗?”

    孔青才笑着答应是。

    袁训眸子一张,精光四射能摄人,打在方氏母女身上。在座的人都觉得呼吸一紧,余伯南先麻了头皮,方氏母女忍不住互相抱得紧些,听这位今天逞威风的四姑爷虽没有厉声,却也紧了嗓音,嗓音似轻快又似薄刀子削豆腐般干脆:“哪门子的表亲!我不认,姑娘不认,老太太也不认!限半个时辰搬出去!房子,看在老太太二奶奶面上,帮忙找找。但离远些!”

    “是!”

    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出乎意料的听到这些话时,袁训早沉吟一下,又开了口,这次语调缓些,怀里取出半把银票又是半把碎银子在手里握捏着:“老太太,送十两银子安家费,”抛一张在身边高几上。

    “是。”

    “四姑娘送十两银子安家费,”

    到这个时候,房里的人都蒙蒙的,呆呆地看着袁训说话抛银票。外面,又过来好几个家人,见到这个场景,不需要专人解释,又手招手的叫来经过的家人。

    袁训见到,也不撵。再抛下宝珠送的安家费,仰脸想想又抛下一张:“二奶奶送十两,”邵氏热泪盈眶:“好女婿啊,还代我出这份儿钱。”

    “三奶奶送十两,”

    张氏也激动了,好女婿啊。

    头一回两位奶奶没有因为这女婿好,而想到自己姑娘身上就不自在。头一回儿。

    “大姑娘送十两……姑娘们减一等,每次送五两,”袁训再皱眉,似乎又想了什么而不得主意,这下子才有几分客气,客客气气请教孔青:“家里还有人要送吗?”孔青忍住笑:“没了。”

    “那一共是四十五两,红花。”袁训瞅瞅银票是三十两的,而另外的碎银子,有五两的,有五两夹了半边的,足够是足够的,但是他不耐烦数。

    红花小跑出来,殷勤地问:“姑爷叫我作什么?”

    袁训把满手的银票银子给她:“去,理清楚!送四十五两给孔管家,让他看着打发人走。多了,赏你吧。”

    红花喜欢得跪下叩了个头,双手接过,又昏头涨脑的,给孔青也行了个礼,脆生生道:“孔大爷等会儿,红花手脚快着呢。”一溜小跑儿再次回房,捧着满把银子先去问宝珠:“红花铺子里投十五两行吗?”

    红花只搭眼一看,多出来的就不止五两。

    宝珠点她一指头:“先当差去。”

    外面,方姨妈先明白过来,这是要撵她走。她放声哭一腔子:“老太太呀……。”

    “有要和我打官司的!不知道地方,去问孔管家!”袁训面无表情。

    余伯南忽然想笑,忽然又有些佩服他。这一位把京中府尹扯出来还不算,又把五军都督府卖弄一下。你这是想和人打官司吗?你这是想打人吧?

    离开安家,离开安老太太这尊一直庇护的佛,等于要了方姨妈的命。一个人要拼命时,才不管什么五军都督府。方姨妈一旦明白今天要拼命才行,再次放声:“我的老太太呀……。”

    “来了来了,”老王头带着一个人跑进来,高声大叫:“四姑爷,来了!”

    所有人都纳闷,老太太来了?老太太从房外面来的?

    就见跟老王头进来的那个人忍俊不禁,在院子里见到房外有许多穿红着绿的女眷在,就低下头不敢再走,提起嗓音道:“小袁,太子殿下议事,就等你了。”

    这一嗓子最管用,方姨妈接下来的哭,就此全噎在嗓子眼里。

    她鼓着眼睛,就换了一个当家,怎么就如狂风扫落叶,全变了?

    让她说对了,可不就是换了一个人对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