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儿子的名字 (第1/1页)
既然现在凯蒂要生孩子了,那就回不去法兰西了,杨远征也把精力投入到婆罗洲这里,另外,他还想回去看看京城的情况,顺便,把粮食送回去。 婆罗洲第一季的水稻,现在已经在收割了,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忙,包括军队。 抢收水稻,让今年的农业开个好头,这是婆罗洲当务之急。 杨远征回到婆罗洲之后,也到处巡视,查看水稻的收割情况。 这婆罗洲的水稻,产量很不错,亩产能够达到800斤,这里的气候条件,加上肥沃的土地,给了这里的水稻足够的保障。 水稻颗粒饱满,日晒足,质量相当不错。 收割之后,都晒得干干的,一点水分都没有。 新米下来,马上杨远征就尝了鲜,香喷喷的,又是原生态,加上养分不错,很是好吃。 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大米,放在二十一世纪的超市里,一定会被抢购一空的。 除了婆罗洲自己留下的,其它的都选择运回大明去,价格上自然不会很高,但是,也给婆罗洲带来了大笔的收入。 具体的情况是朝廷给钱到杨远征手里,杨远征再分配给农民们,自己当然肯定是要留一些作为军费开支的。 经过称量,这一季,总共收获了30000吨水稻,【吨】这个后来的计量单位,现在也被杨远征广泛应用在了东南亚,包括其它的现代计量单位,杨远征更习惯用这些计量单位。【石】、【斗】等,确实不好用。 现在杨远征发明的公斤称,都采用全新的计量单位,也在婆罗洲和曼谷流通了起来。 一吨一千公斤,基本上够两个人一年的口粮,这样一来,能够极大的支持大明。 暹罗那边,粮食肯定也不会少,一直都有明军在收购,今年大明的情况,能够更好。 至于稻草,马上就地切割,撒入田里,当做肥料。农民们又将化粪池里的土家肥也泼到了田里,准备第二季的水稻种植。 再过半个月,又得准备第二季的栽种了。 过了几天,农田里,农民们也开始翻耕泥土,做好准备,稻种依然选取那些颗粒最饱满的,没办法,现在没有杂交水稻,只能这样选种了。 不过这个时候,还有一件喜事发生,凯蒂生产了,这回京送粮的事情,只能暂缓了。 ...... 这天晚上,杨府上下都忙个不停,杨远征也在堂屋里坐着,等待孩子的降临。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里屋才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声,紧接着,一个稳婆抱着一个襁褓小跑着出来了。 “恭喜大人,凯蒂夫人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呢!” 稳婆是罗汝才的部下,接生很熟练。 这也是罗汝才推荐的,据说接生超过1000次,无一失手!罗汝才为了跟杨远征搞好关系,这细节都注意到了。 杨远征呵呵笑道:“看赏!” 亲兵马上丢了五十两银子给稳婆,这稳婆喜笑颜开的走了。 这是杨远征在大明的第一个儿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对此自然没有多少偏向。儿子女儿,都一样,有时候,女儿还更贴心。 不过,这混血儿的确很漂亮,眼珠子还是蓝色的,头发确实黑色的。 “恭喜老爷。” 郑爱玲抱着杨雪竹进来,有点酸。 女人之间,总是有攀比心理,郑爱玲生了个女儿,自然就决定心理有点不平衡。 杨远征笑道:“你这是有点羡慕吧?其实没什么,生儿生女都一样,以后,老爷的家产,会平分给他们的。再说了,你还有的是机会生儿子嘛。” 郑爱玲这才转忧为喜,也开始逗弄混血儿。 “老爷,这孩子的相貌真是太可爱了,老爷给他取个名字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