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0、只有与你共度的每分每秒才最重要(2更1) (第1/2页)
时年特地又开车去了隔壁小镇“瀑泉”,找到了那间最大的华人超市。【】她满满地买了一大篮的中国食材,排队到柜台去结账。 这间最大的中国超市却是开在相对宁静的小镇里,可是饶是如此,这里还是汇集了许多的华人顾客,或者是同样来自东亚的族裔。时年明白,他们是宁愿驱车数十、甚至数公里从周围的市镇开过来,只为能买到地道的来自中国的食材。 只因为,“中国胃”最难改。 她记得当初刚做社区的志愿者记者的时候,曾经采访过社区居民对于华人邻居的看法。那位老夫人十分客气,含笑不语,可是她明白越是这样的,实则心里越是隐忍了许多话要说。 她坚持不懈地去采访那位老夫人,终于让那老夫人敞开了心扉。老夫人含笑问她:“姑娘,你也是从中国来的,实则你比我更清楚你们华人在m国的生活现实,不是么?你瞧他们,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即便生活在我们这个社区里,可是他们吃的中餐,说的中文,交朋友仅限于华人圈里,就连逛街也只去唐人街,永远不关心本地的选举、不投票……嘿,那我真的不明白,他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来了?如果不能成功融入当地的社区和文化,那他们就永远都只是孤独的移民,你说是不是?洽” 时年无言以对。 于是她从那之后开始很注意,开始主动地从饮食上去接受当地的习俗,然后开始敞开心扉克服心理障碍去大胆使用英语口语钤。 所以瀑泉小镇的这个最大的华人超市,她实则这四年多来,加上这次也只来过两次。 “小姐,到你了。” 时年走了一会儿神的当儿,收款员已经在含笑招呼她。她赶紧歉意笑笑,走上前来结账。 说来也是巧,竟然又是站在上回来给郭正梅买燕窝的时候站的那个收款台。时年不由得歪了歪头,又想起了曾经在这里遇见过的那个高个子的男人……他与她说话,说仿佛在哪儿见过她。她红了脸,然后举起手露出婚戒。 当时因为外头的阳光刺眼,也因为这问话太像典型的搭讪,让她有些不好意思,于是也没高高仰头去看清那男子的容貌。 只是……不知为什么,时年眯起眼来,想起那个男人在她身边握着钱包的手指。 苍白,修长。 而那钱包……极棒的头层小牛皮,柔软细腻,有漂亮而又内敛的光泽;针脚整齐而不僵硬,可见是手工的上线。更关键的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品牌标识,优雅而低调。 那种感觉,太过熟悉。 “小姐请问你现金还是刷卡?”收款员又在提醒。 时年连忙回神,急忙递上信用卡。 提着食材走出华人超市,时年还是摇了摇头。也许还是过敏了吧。 . 时年没好意思将食材拎回康川大学去。宿舍里虽然有厨房,却不适合中餐,到时候那满屋子的油烟就没处散去。她想了想,还是给向远发了个短信,说如果家那边他如果暂时不用的话,她想暂用一下。 向远收到短信时,盯着手机看了半晌,心被高高地抛起,又重重地跌下。 他忍不住抬眸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马克和林奇先生,然后深吸口气,给时年回复:“别忘了《离婚协议》里头已经说得很明白,那房子是属于你的。你想什么时候去都没问题,想做什么都可以。” 可是老天,他这一刻有多想抛下马克父子,就这么驱车直接赶回去。哪怕就是为了再看一眼她在家中的模样,便也什么都值得了。 向远发完短信,将手机揣进口袋,便轻轻闭了闭眼睛。 林奇先生便笑了:“向律师有私事要忙么?那我跟犬子先告辞吧。” 向远连忙抱歉道:“没事。其实刚刚是我不好意思,在工作的时候不该带着私人手机的。” . 时年回到她与向远曾经的家,见门廊地板上却是干干净净,并未积灰。时年便忍不住轻轻皱了皱眉。 可见,向远还没有搬走。 她拎食材进厨房,赶紧动手忙碌。 门铃响,她赶紧擦手来开门。从对讲器里就瞧见汤燕卿一脸严峻地站在门口,她只能悄然叹了口气,开了门。 他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