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江山_1092章:不足为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92章:不足为虑 (第2/2页)

那对瓦剌无疑是大大有利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贸然行动,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先是从军挑选了五十名最精锐的将士,然后交给亲信锡布古台,让他化妆成鞑靼将士,趁机混入了大同内,一路北上,明的是抢劫,目的是趁机刺探北京城内的虚实,好为下一步做出准备。

    这少年就是也先,他想了想问道:“眼下北京城还有多少人马”

    锡布古台这番赶往京城也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所以此时不慌不忙的道:“北京城原有二十几万人马”

    也先吃了一惊,心道:“这么多人马,怪不得父亲不肯轻易出兵了“但多年养成喜怒不形于色的神色,让人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的动人。

    锡布古台继续道:“明朝皇帝征讨乐安州一共带走了十万人马,京城原本还有十几万人马,可皇帝的皇陵要镇守,所以京城的人马并不多,能打仗的少之又少“

    “消息可当真“也先大喜道。

    锡布古台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千真万确”

    “那就好”随即又问:“何人留守北京城”

    锡布古台道:明朝皇帝命定国公徐景昌、彭城伯张昶专守皇城,安乡伯张安、广宁伯刘湍、忻城伯赵荣、建平伯高远分守京城各门。命广平侯袁容京城每门增官军五百人,兵马司各给军士百人,委官率领昼夜巡逻,还让两个皇弟郑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居守北京,由广平侯袁容、武安侯郑亨、都督张昇山、尚书黄淮、黄福、李友直协同赞辅,不过有一件事情很奇怪“

    也先正听得皱眉,闻言冷声道:“可有不妥“

    锡布古台道:“大明皇帝让这些人守皇城,却让他们服从一个叫杨峥的人调遣“

    也先显然也有些不明白,想了想道:“此人是什么人,可有打探“

    锡布古台道:“嗯,手下从京城抓了一个侍卫问了下,不过那侍卫知道的并不多,此人不过是一个二十好几的年轻人,以为多次前往乐安州,为大明皇帝打探了重要的消息,累积军功做了一个翰林学士,听说采飞扬,写了几篇状元章在京城大大的有名“

    也先起先以为杨峥是什么大人物,待听到不过是个年轻人,且因为打探消息,被大明皇帝欣赏,登时放下心来,点了点头道:“不过是一介诵读了几篇孔夫子的章而已,此人不足为虑,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

    锡布古台立即站起身来,沉声道:“属下明白,绝不服公子所托“

    也先应了声,摆了摆手道:“去吧此事须得小心些,莫要父亲知晓“

    锡布古台应了声“明白”五十个将士立即去了。

    大帐重新恢复了宁静,摇曳的烛光忽明忽暗,也先抬起头看了看大帐,自言自语的道:“大明的皇帝一定不会料到,我也先敢趁着他御驾亲征的时候,攻打京城,一旦京城被我们瓦剌占领,父王纵是反对,也会出兵的,我瓦剌如今兵强马壮,未必就怕了那些汉人”他自言自语了几声,双眼

    激动的神色才慢慢的黯然了下去,重新捡起了那本孙子兵法低声诵读了起来。

    乐安州内,朱瞻基在新建的汉王府里,停留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一是安排阳武侯薛禄、兵部尚书张本及御史给事等安抚军民,收缴民间兵器,同时听从了杨士奇的建议,为了表示这场胜利,在第三日,下令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同时派遣官员敕谕在北京居守的皇弟郑王瞻埈、襄王瞻墡代为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分别奏报皇太后、告谕北京武群臣,好让群臣安心,做好这一切,在杨荣、陈山等人的建议下,朱瞻基派遣太监陈芜,以及亲信官员给远在彰德府的赵王朱高燧送了一份信函,信上将自己如何讨伐汉王朱高煦的缘由及过程,并说明了自己对朱高煦“以亲亲之故,不忍弃绝。令同宫眷居于北京,以全始终之恩”的处置方式,这封信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赵王去了戒心,也不可否认,其暗含某种威胁之意,眼看叛乱已平定,朱瞻基立即下诏让各处动员之兵不必再前进,同时停止了为这次亲征提供保障的粮饷运输,派礼部官员先期出发告拜班师归程所过山川。

    第三更了,请围观,请订阅,今晚就这么多了,能不能给力些,还要看诸位的表现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