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贪官李义府 (第1/1页)
又等了一会儿,没有什么机关暗器打出,我们才放心走了进去,这里面也有许多长明灯,青砖砌的幕墙,上面还有一些壁画,而且保存的很好,能看清楚上面的内容。 正前方棺床上面放着一口镶金棺椁,一块黑色的墓志铭就放在棺椁一旁。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明代徐师曾在中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 ”志是用散文记叙死者姓名、字号、籍贯、官级、功德事迹的。铭是用韵文概括志的全文,并对死者致以悼念、安慰、褒扬之情,是委婉抒情的,但也有只用碑记或碑铭的。 铭本是记载、镂刻之意,它开始是刻在铜鼎上;以后也刻在石碑、金属板等器物上,或以称功德,或引申借鉴,逐渐演变成独立的文体。 刘勰著的中有篇;萧统编选的中有班固等人的铭文五篇;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中有刘禹锡的,至今传诵。 铭文精短活泼,或用sao体,或类五、七言诗歌或似佛家倡语,或同警世格言,妙语珠玑而不浮华,蕴藏哲理而不晦涩,这是墓志铭及其它座右铭在记功、记物等铭文的特色。 明孔贞运:“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墓志铭用于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 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 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再说简洁明了的文字,也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 墓志铭为在坟墓中或坟墓上,以死者生平事迹所写的一份简介,尤其对于伟大或值得纪念的人其墓经常有墓志铭,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但是近代中国已不流行写墓志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