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377 鼻尖白气如蜿蜒 (第2/2页)
的带领下,安分守己的驻扎在了芦苇荡内。 大汉王朝的富庶繁华一直是让边塞胡人眼馋的掉口水,这位乌桓头人能够耐得住寂寞的老老实实待在芦苇荡内,着实不简单。 沮授选择这名位列草原四鹰十八狼的乌桓头人缘由,正是因为这个乌桓头人脑壳子不像其他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乌桓头人那般,只知道烧杀抢掠。 这名曾在大单于檀石槐金账担任几年宿卫头领的万夫长,打小特别仰慕大汉文明,琴绝蔡文姬、画绝曹不兴、棋绝山子道.......大汉八绝如数家珍,对于他们的生平经历了解的一清二楚,就连案头清供韦墨、蓍草、菇袋等等如何摆放赏玩也是信手拈来。 万夫长站在天公将军张角的大帐内,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并非是想象中的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丝绸茶叶,而是提出了令在场所有黄巾高层目瞪口呆的条件,一卷蔡大家的画像,一幅文坛宗主蔡邕的飞白书,一本棋甲山子道的棋谱。 其他还好说,就是第一个不太好弄,毕竟从未听说哪位文坛名士画过蔡大家的工笔画或者水墨丹青,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当初还真有不怕死私下里描绘蔡大家的画像,后来听说这位出身十大世家望族的嫡系名士,还没画完便被太常寺请去喝茶。 这位工笔画在文坛排的上前十的名士,出来以后当众焚烧了墨迹未干的画卷,并且含泪说出了从此封笔,放弃了自己追求了一辈子的志向,从那以后整个大汉文坛对于蔡大家画像这件事谈之色变。 披甲一副精良鱼鳞宝甲的万夫长,外面不伦不类的套了一件儒士袍,半月大刀挂在马鞍上,手持一卷诗集津津有味的品读,不看他的长相还以为是哪一位负笈游学的名士。 一旁既是副将也是监视他的马元义二弟马仲义,暗自腹诽了一句沐猴而冠,遥望西方:“沮授军师有令,让我们好生在这里呆着,等到马超快要攻克白马渡的时候,五千乌桓胡骑再冲过去杀光他们。” 马超的小阎王名号是在边塞一刀一枪拿人命堆出来的,响彻西北草原,生活在幽州以北的万夫长却镇定的有些过分,甚至说比起匈奴战神万俟蚩尤的弟子,有望摘下数百年来从未有人摘下的刑天桂冠的拓跋宝冠还要镇定的多。 要知道那位被草原誉为霍去病重生窦宪再世的拓跋宝冠,还没被万俟蚩尤收入门墙以前,曾经被小阎王马超撵的像狗一样四处逃窜。 但是野路子出身只学过粗浅军中刀术的拓跋宝冠,能从已经奠定小阎王名号的马超手里逃脱,着实也是让草原许多部落头人差点感动的落泪。 万夫长不是没听说杀的西北草原匈奴、羌人、鲜卑......闻风丧胆的小阎王名号,只不过当年曾经有幸在雒阳求学十年的他,撵的一个名叫马超的闷葫芦和一个名叫孙策的小无赖鸡飞狗跳的四处逃窜。 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的万夫长,不免升起了一股欷吁,没想到当初那个经常偷自己黄酷酒的孩子,现在也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了:“不必了,我这一次前来除了因为乌桓王的命令以外,还有就是想掂量掂量西凉铁骑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冠绝边塞。” 马仲义作为弓马娴熟的六郡良家子,有一个武将的通病,朝思暮想率领一支铁骑驰骋疆场,现在有了借鸡生蛋的机会早就是比乌桓胡人们还耐不住性子:“那么事不宜迟,我们还是早点赶过去,免的被马超逃走了。” 五千胡骑冲出芦苇荡,还没完全展开战马的速度,一袭大红袍突然迎面冲来,一枪挑飞了当头的那名悍勇百夫长的喉咙。 流苏着淡紫色光辉的佛母紫金枪用力一抖,重达两千以上的战马和那具一百八十多斤的魁梧尸体,一起砸向了乌桓骑阵,看的不远处的马仲义咋舌不已。 马超借助千里马骅骝的脚力,突袭乌桓胡骑的骑阵,瞬间打乱了他们的部署,佛母紫金枪干净利索的在左前、正前、右后三处方位疾速突刺,这一伍充作箭头的骁勇百夫长,只剩下了一人。 另外一名百夫长不等马超催发内力,一枪砸碎他的脑袋,一根劲力十足的箭矢钉在了百夫长的脑门上,族弟马岱率领三千西凉铁骑赶了过来。 乌桓擅弓矢,西凉擅投矛,有了马超这突如其来的耽搁,射程明显比投矛远太多的弓箭还没来得及拉开弦,三千根投矛横空而来,密密麻麻,遮盖出一片巨大的阴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