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_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 (第2/2页)

  “九哥....你不能这样啊!!”

    吴启做出要追出去的架势,带着哭腔惨嚎着,可惜,愣是没挤出一滴泪水来。

    见吴宁走远了,吴启噗的一声笑了,“切~!吓唬谁呢?本公子也不是吃素的!”

    兰晴在一旁看的直发懵,“公子这是....”

    “没事儿!”

    吴启回身,砸到胡床上,又歪在那里,“他就嘴上厉害,不能把我怎么样!”

    “可是....”兰晴有几分担忧,“可是,以九哥的心智,你哪斗得过他?”

    就十个吴启绑一块儿,也干不过一个吴宁啊!

    “放心吧!”吴启自己捏起一粒果子塞到嘴里。

    “咱们九哥吧,确实高杆儿。可是,他再绝顶聪明,也是精力有限。”

    瞥了一眼吴宁离去的方向,“他哪有时间和我逗闷子?”

    怪笑一声,“现在太子殿下就够他忙的了吧?”

    ....

    ————————————

    为什么说,太子武承嗣就够吴宁忙活的呢?

    当然还是,昨天那个风头就不该吴宁去出。

    官场其实和职场是一个道理,最有能力的人不一定站的最高,必须得是最有能力,也最懂事的人,才能走的最远。

    说白了,就是情商和智商缺一不可。

    昨天那个场合,皇帝、宰相、太子一大帮人,就算没有储位,还有老太太和吴宁、吴启的烂眼子关系,也是轮不到吴宁来出这个头的。

    你让太子置于何地?让狄胖子那些宰相置于何地?

    当然了,狄胖子鸡贼或者说大度,也知道吴宁身份,当然不会计较,可是武承嗣呢?

    本来对吴宁到底是从哪儿蹦出来的,心里就没底,又闹这么一出。

    再加上,吴启已经听说了,早晨在宫里,吴老九故意卖了个破绽给老太太,可老太太不但没接,还坑了他一道。

    也就是,不但没怪罪,还表扬了吴老九。

    外人看不出什么,可武承嗣心里怎么想,那就说不准了。

    没准儿,这个二货又重新把吴老九定位成大敌,也说不定。

    所以啊....吴启一点都不急,以武承嗣多疑狭隘的性子,肯定和老九又是一场暗斗。

    斗去吧,斗起来,吴宁就顾不上他吴启了。

    斗起来,就不是假皇子与太子的储位之争了,而是真太子与假太子的储位之争了。

    和兰晴好好解释一番,兰睛是听得是云里雾里,心惊rou跳。

    赶紧给吴老十揉捏着肩膀道:“哎哟,这里面的门道也太多了。妾身说什么来着,还是当个太平王爷安稳些。”

    “就是。”吴启深以为意,“还是我的兰晴最懂我!”

    好吧,吴启之所以这么决绝地放弃皇位,非让吴老九上,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兰晴的枕边风。

    兰晴说到底不过是个婢女,而且是太平公主身边的婢女,没什么大志向。

    让吴启登基,她在搅动风云,弄个皇后当当?这种事,更是想都没想过。

    况且,从唐到周,皇室纷争之剧,更是吓得她不敢去想。

    所以,平日与吴启枕席蜜语,多多少少透漏出不想让吴启搅进去的想法。

    而且,还有一层原因,在她看来,吴老九和太平公主才是一对啊!

    要是吴老九上去,那太平公主不就是......她这也算是报了太平的恩情了。

    此时,兰晴庆幸不已,若是真如吴启所言,吴宁无暇顾及吴启,要和太子斗上一斗,那说不定,斗着斗着就斗成皇帝了呢。

    嗯,一定是这样儿的!

    九哥加油!九哥,看好你哦!

    ......

    ——————————

    武承嗣确实挺郁闷,这事越来越看不懂了。

    今天老太太为什么没怒呢?为什么就...就夸了穆子究呢?这货不会确实有什么不可告人之秘吧?

    回到府中,沉吟良久,还是觉得不大可能。

    他已经是太子了,而且老太太近来对他也还不错。

    此次钱荒,老太太逼不得已出来住持大局,但对他还是很看中的。在他监国期间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可还是就事论事,没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至于那个穆子究,他要真是当年出宫的吴宁,可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想到这里,武承嗣气定几分,美美地灌了一碗茶汤,长出了一口浊气。

    但是,这个人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武承嗣就不是个爽利的主儿,什么事也不能多想。

    喝过茶,顺过气,没事闲的又琢磨了一下,还是不对。

    要是真没事儿,老太太夸他干什么?不拉出去剁脑袋,你骂两句,我这心里也顺当不是?就算不骂....也行!你倒是皱个眉啊?

    不行,不稳妥!

    武承嗣自觉是个十平八稳之人,特别是这个当口儿,没有万全把握是绝对不行的。

    于是,沉吟一二,便遣府中仆使去把武三思和武攸宁兄弟叫了过来。

    虽然还是心中无底,但是人多力量大嘛!把自家兄弟叫来一同商量商量,总不是坏事。

    本来还想叫武载德的,但转念一想,这种动脑子的事儿,武载德一个粗人,让他想他也想不明白。

    少顷,武三思、武攸宁、武攸暨三人便到了太子东宫。

    武承嗣有点意外,来的快啊!

    心中暗喜,还得是自己人才够稳妥,有什么事儿,一叫便到。

    热切地把三人让入厅中,还没开口,武攸宁已然激动抢先了。

    “太子殿下,听闻陛下今日召见殿下,三大政方欲大行土木之工了?”

    “太好了!”武攸暨亦是大笑,“此三政甚妙啊!”

    武三思在后,虽未开口,但脸上的笑意也是难掩。

    “......”

    武承嗣不高兴了。

    他娘的,还以为这仨货真是关心自家人才来的这么快,原来是这个原因。特么穆子究的那三条政方还没开始,这仨人已经先想着好处了。

    呵呵,能不想着好处吗?城乡改造、沿海特区,外加西部开发,哪个不是肥得冒泡的大差使?

    一个长安改造,就让穆子究搂了两千多万贯。那要是全周境内的城郭全部改造呢?就算没有长安的规模,但是架不住它多啊,里面得有多少油水?

    当然了,这几位可不会像吴宁那个傻缺似的,把里面的厚利全部上交,能扣下多少就看胃口有多大了。

    西部开发不用多说,太平公主在东北的靺鞨部已经赚大发了。

    沿海特区也好理解,有别于内陆的税收律法,谁占下谁得利。

    武承嗣是一阵阵的皱眉啊,这帮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欲成大事,怎么在这丁点小利上就挪不动步儿了呢!?老子这还想找你们商量事儿呢!

    好吧,武承嗣有点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了。

    他成了大事儿,当了太子,可是手底下的兄弟们还没见着rou呢,当然把这事看成了福利。

    “你们想早了!”武承嗣满心不快,“这事儿还轮不到咱们兄弟分食。”

    “啊?”三人一愣,“什....什么意思?陛下要亲自主持?”

    “那倒没有!”武承嗣冷哼。

    “不过,此三政是穆子究所提,甚得圣意。刚一提出,陛下就已经下旨,令穆子究主理三政,不得有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