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_第五零三章 萌公子回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零三章 萌公子回京 (第2/2页)

了直腰,却是没刻意压低声调,“这是出于长远的考虑。”

    “长远考虑?”武承嗣不解,“何意啊?”

    “殿下啊!”吴宁似笑非笑,“殿下已为储君,也该为将来做一做打算了。”

    “这.....”

    武承嗣浑身一僵,穆子究那神态分明就是有几分嫌弃和卖弄之意,让他不想深想都不行。

    为将来打算?老子一当上太子就屁股的烂眼子事儿,哪有时间考虑将来?

    但是,这话说的对啊,太子只是第一步,登峰造极那才是终极目标。

    连忙起身,与穆子究长施一礼,“还望先生教我!”

    “好吧!”吴老九长叹,“有些话本不应由子究来说,然殿下既然问到了,那微臣就多几句嘴。”

    “陛下年迈,又圣体亏欠,退位让贤那是早晚的事情,太子殿下就没想过那时的情形吗?”

    “这.....”这话不能接,有失稳妥,“请先生明示。”

    “很简单。”

    吴老九可没他那么多顾虑,直言道,“自李唐之大宗起,到今之陛下,朝中执局无外乎一个平衡。”

    “不全信一人,也不专权一派。无论内外,皆有制衡之道。”

    “......”武承嗣点头认同。

    千古帝王心术,不就是这个制衡之道吗?

    心中一惊,茫然地看着穆子究,他这是...这是提醒我?

    只闻穆子究继续道:“他日太子殿下登临大宝,就算各派归心,群臣和顺,但也必行制衡之法,有自己可以仰仗的势力。”

    “这个势力是谁,自不用子究多言了吧?”

    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武家。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武承嗣所能依仗的最大助力,当然就是武氏宗亲。

    “那武氏之内呢?”吴宁突然反问,让武承嗣又是一愣。

    之前,他只想和外人对抗,还真没想过武氏之内。现在细想,确有欠缺啊!

    急声道:“先生的意思,我武氏之中,也要.....”

    穆子究一笑,“要不要的,还要太子殿下说了算。不过,武载德是个不错的选择罢了。”

    “此人近年虽多在军职,州府出官。可是,太子当比微臣更清楚,载德之才非武功一项,文治之能也属顶尖。”

    “可以说,出将入相无有不能,乃日后殿下之一大助益。唯独根基尚浅,殿下当早做打算啊!”

    “......”

    武承嗣一时竟无话可说,穆子究想得确实是长远啊!

    而且,说什么武载德文治武功,那可不是捧他,而是这人真有那个本事。

    近年,武则天把武载德安排在军中供职,倒是让人轻视了他的文治之才。要知道,武载德年轻时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实打实自己考出来的。

    穆子究说的对,武载德是可堪大用之才,将来对他皇位的稳固有很大助益,趁当下扶植确实应该。

    这么说来,穆子究这两个安排确实是好。

    但是,武攸宁和武攸暨怎么办?

    武承嗣蛋疼得紧,武三思和武载德是舒服了,可那两兄弟还不得跟我急?

    难办啊!

    苦脸对吴宁道:“那...我那另两位兄弟,攸宁、攸暨怎么办?此番分配,恐有不公之嫌吧?”

    “要不....把西部之务...交给他们?”

    得,武承嗣这脑袋啊,真不适合上台面。

    吴老九把话说的那么清楚了,他还想着把西域的好处也给占了。也不想想,那是给朝中所有臣子的,他要是还分给武家人,他这个太子能好过才怪。

    吴老九暗自摇头,这特么不是棒槌是什么?要是把诺大的天下交给他,真是热闹了。

    可是,这话不能说,只得耐着性子,“不可!万万不可!!”

    “为什么?”

    “为什么?”

    武承嗣的反问,和后堂攸宁兄弟的心理活动,是一起出来的。

    武承嗣是真不明白,后堂那两位是真急了。

    穆子究对武载德的评价他们可是全听见了,哦,合着我们两兄弟还比不上武载德,那位是出将入相无有不能,那我们呢?活该受气呗?

    “为什么?”

    面对武承嗣的疑问,穆子究有点恨铁不成钢。

    再次凑到武承嗣耳边,低吟道:“殿下,您可是刚得储位不久,真敢把两位贤王驱离身侧?”

    “啊!?”

    武承嗣一个机灵,“什...什么意思!?”

    “哎呀!”吴老九再叹。

    贼兮兮地继续低声道:“陛下属意太子,朝堂看上去万众归心,可是,谁又说得准,有没有什么暗潮之涌呢。”

    “且李室宗亲犹在,谁又知道他们甘心不甘心。这个时候,把手中最得力的两员干将支出京去,真的明智吗?”

    “这.....”

    武承嗣傻眼了,光想着分赃,把这个茬子给忘了。

    对啊,武攸宁、武攸暨不能出京。

    穆子究说那是两员干将,可是武承嗣自己知道,那哪里是干将,那就是他的两条胳膊。没了他们在身边,真出点什么事,那就废了啊!

    “殿下还不明白吗?”穆子究不管武承嗣的错愕,继续道,“之前咱们说扶植武载德,制衡的是谁啊?”

    “正是攸宁、攸暨啊!将来武氏怎能一家独大?”

    “可是话说回来,攸宁、攸暨当得起制衡之道,也恰恰说明必不可少。两位贤王皆属能事之才,此时外放,实属不智。”

    啪!!!

    吴老九此番话一出,武承嗣重重一拍额头,有如醍醐灌顶,瞬息了然。

    明白了,全明白了,越是重用,当下就越要留在身边啊!

    心说,这才是真正的智计谋臣,一个简单的任用,就让穆子究考虑的如此周全,滴水不漏。

    佩服!佩服!!

    再次起身,再次躬身大礼送上,“先生高见,承嗣受教了!”

    ....

    ——————————

    “受教了?”

    “受教什么啊?”

    武攸宁和武攸暨都傻了。

    穆子究在那儿装神弄鬼,一会儿大声,一会儿小声,一会儿听得清,一会儿听不清。最关键的,评价他们兄弟的话,正正好好是一句没听着。

    “怎么就受教了?”两兄弟急的啊,抓耳挠腮,就差没冲出去问问了。

    不过,不问也知道,穆子究肯定没说什么好话。而且,武承嗣这个草包还让他给忽悠住了。

    二人心急如焚,好不容易熬到吴宁起身告辞,便迫不及待的冲出后堂。

    “兄长!!这穆子究居心叵测,是何用意啊?”

    还行,没直接就说,这么分配我们兄弟就翻脸了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