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论功行赏(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1页)
李思又与众人说了几句让他们好生辅佐于李忠和李孝诚父子二人的话,然后才让众人离开,而他自己也回了乾清宫,这老爷子忙活了半天,着实有些累了。 众人行礼离开,出了养心殿后,岳飞很郑重的给李孝诚行了一礼。 李孝诚笑着说道“好!鹏举这一礼我就受下了,以后我们兄弟定要齐心协力为我大夏开疆扩土创万世基业。” 岳飞闻言点头称是,随后两人便一同携手离开了大夏皇宫。 魏征与陆庸对视了一眼,跟在李孝诚二人身后也离开了。 李孝诚先让岳飞拿着自己的手令去城外找关羽,三万人马一分为二,岳飞与关羽每人统领一万五千人。 安排好了岳飞的事情,李孝诚带着魏征和陆庸径直回了自己的王府,他还有些事情要与几人商议。 几人回府之后来到了书房,李孝诚刚进书房便看到了一个熟面孔。 王猛早已在这里等候他多时了。 李孝诚笑着用食指点了点王猛,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王景略也。” 王猛闻言也是会心一笑,并没有说话。 待几人就坐,下人上过茶之后,李孝诚开口了,他说道“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我想着与几位商议一下,看看这个官职要怎么个封赏法才比较合适?” 李孝诚身边的谋士比较少,所以此次陆庸便也被抓了回壮丁,多个人便能多个思路嘛,何况陆庸与李孝诚现在还是实在亲戚呢。 王猛闻言却是问道“殿下心中应该已有腹稿了吧?” 李孝诚点头道“官职好封,可这爵位却是个问题。” 魏征闻言点头道“是啊,都是有功之臣,如果将他们的爵位封低了的话难免会令人寒心,可是如果封高了的话,将来如果再立新功就不好封了,待到将来封无可封之时就会变成了一桩大麻烦。” 陆庸点了点头表示很认同魏征的话,他想了想说道“不如就将他们的官职封得高一些,爵位封的低一些。” 李孝诚几人闻言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后,李孝诚打破沉静道“就这么办吧,官职提升一些,爵位就封的低一些吧。” 几人闻言均是点头表示赞同,主要是他们也实在是想不出来更好的办法来。 李孝诚接着说道“存孝现在已是王爵,所以就不封他具体的官职了”,大夏就这样,皇帝可以命王爷统兵,但是却不会给他们封官,打完仗还得立刻将军权上交,这就是大夏的规矩。 当然了,李孝诚是个例外。 李孝诚想了想,说道“武将以岳飞,薛仁贵,关羽,冉闵为主将,其余之人均为副将即可。” 这四人虽然均是猛将,但是李孝诚更加看重的是他们统兵的能力,所以李孝诚才特意的关照了他们一下。 王猛几人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对李孝诚的话也很是认同。 李孝诚看向王猛说道“景略暂时跟在我身边替我掌管后勤之事并为我出谋划策,待对金国用兵之后再另行安排。” 王猛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他对此自是没什么异议,他知道这是李孝诚看重自己,不然为什么要时刻的将自己带在身边呢。 李孝诚看向魏征用询问的语气对他说道”您去都察院任一个左都御史?” 这可不是小官了,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可是正二品,而且还是都察院的一把手,都察院是直属皇帝的监察部门,权利极大。 都察院还属于言官范畴,很适合魏征。 魏征闻言却也没矫情,点头道“可以”,人家魏征可不是脸皮厚靠关系才当得如此高官什么的,人家这叫当仁不让,再说了,魏征在大唐之时的官职可也不低,总不能到了大夏还不如从前了吧? 而陆庸则是依然做他的鞍城府知府,这是太上皇李思亲口定下的,李孝诚不好更改。 其实鞍城府知府的权利一点也不小,鞍城府是大夏人口第二多的府城,还是大夏皇室成员的老家,鞍城府的地理位置同样也很重要,所以让陆庸继续当鞍城府知府那是一点也没有委屈了人家,做一个大城市的一把手可比当京官舒服多了去了。 李孝诚让王猛三人商议其余武将们的封赏官职之事,而他自己则是离开了书房,毕竟也有一段时间没见自己的娇妻美妾了,他也有些想念她们。 来到了王府后院之中,李孝诚首先见到的是晴雯和麝月,她们二人此时正在院子里踢毽子,这两个人是个闲不住的活泼性子。 李孝诚笑着说道“屋子都收拾完了吗?怎么还有功夫在这里玩闹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