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偪阳城三将斗力 (第2/2页)
诸樊说:“鸠兹已经失去,楚兵必然乘胜东下,应该号令部下做好准备。”让公子夷昧率领船只数十艘,在东西梁山诱敌;公子馀祭在采石港伏兵。邓廖领兵过郝山矶,看见梁山有船只,奋勇前进。夷昧刚接战,就假装失败向东逃去。邓廖追过采石矶,迎面遇上诸樊大军,接战不到十个回合,采石港中炮声大振,馀祭伏兵从后面夹攻而来,前后箭发像雨点一样,射向楚军。 邓廖面中三箭,还拔箭拼命奋战。夷昧乘艨艟大船来到,船上都是精选的勇士,用大枪乱捅敌船,多数船只都翻了。邓廖力尽被擒,不屈而死。他的部下只有组甲者八十人,披练甲者三百人得以逃生。婴齐害怕被楚王怪罪,正要掩饰失败诈称立功,谁知吴世子诸樊又乘胜前进袭击楚军,夺回鸠兹防地。婴齐大败而回,羞愤成疾,还没到郢都就死了。史臣有诗写道:乘车射御教吴人,从此东方起战尘。组甲成擒名将死,当年错著族巫臣。 婴齐死后,楚共王命壬夫为令尹。壬夫生性卑鄙贪小,向属国陈国索取财物贿赂。陈成公难以忍受就让辕侨如到晋国,请求臣服晋悼公。晋悼公先在鸡泽会合诸侯,又再次在戚地会合。吴国世子寿梦也来修好,中国的势力大振。楚共王为失去陈国,杀死了壬夫,用其弟公子贞、字子囊接替了令尹职务,出动战车五百辆去讨伐陈国。陈成公午已死,世子弱继位,号为哀公。 他害怕楚国的兵威,又向楚求和,重新归附了楚国。晋悼公听到后,十分愤慨,正要出兵和楚国争夺陈国,忽然来报无终国君嘉父派大夫孟乐来到晋国,献一百张虎豹兽皮,并向悼公说:“山戎各国,自从齐桓公征服以来,一向平静,但是近来因为燕国、秦国微弱,所以山戎蔑视中国无伯侯,又肆意掠夺。我们国君听说晋君精明,有才干和雄心,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因此宣扬您的威德,山戎各国情愿受盟,因此派我来请您定夺。” 悼公召集众将商议此事,多数人都说山戎各国非常野蛮,豺狼之性,不如发兵讨伐,用兵威来制住他们。 独有司马魏绛说:“不行,现在诸侯刚刚联合,大业还没完成,如果用兵讨伐山戎,楚国必然乘虚生事,这样诸侯就会背叛晋国而去依附楚国。戎狄蛮夷就像是禽兽,而诸侯各国就像是兄弟,如果得禽兽而失去兄弟,这不是良策。” 悼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问:“可以和山戎 讲和吗?” 魏绛说:“跟他们讲和有五利:戎与我国是近邻,土地广大,但货物缺少,我们可以用货物换土地,能广增土地,这是一利;讲和能安息侵扰掠夺,人民能安居乐业,耕种田园,这是二利;以德安抚夷狄,无战争之苦,这是三利;戎狄服从晋国,各国诸侯敬畏服气,这是四利;我们北面再无后顾之忧,专心注意南方动向,这是五利。有这五利,君主还顾虑什么呢?” 悼公大喜,命魏绛为大使,同孟乐先到无终国,和无终国王嘉父商量停当。嘉父经过一番号召,把山戎各国都召集到无终国内,饮血立誓。山戎表示:“愿意遵守和约,拥护晋悼公为盟主统领中华,不侵不叛,如有背盟,服从天地惩罚。” 山戎各国接受议和后,各个欢喜,以宝物土特产等献给魏绛,魏绛分毫不收,诸戎互相赞叹:“中国使臣,真是廉洁。”对魏绛倍加尊敬。 魏绛完成议和使命回来报告晋侯,悼公十分高兴。 这时,楚国令尹公子贞已经夺得陈国,又移兵去讨伐郑国,由于虎牢关有重兵把守,不走汜水一路,想由许国往颖水而来。郑僖公髡顽害怕,召集六位上卿商议退敌之策。这六位上卿是:公子騑、公子发、公子嘉,他们三人都是穆公的儿子,是僖公的祖父辈,公子辄是公子去疾的儿子,公孙虿是公子偃的儿子,公孙舍之是公子喜的儿子,他们三人是穆公的孙子,承袭父亲的爵位任上卿,是僖公的叔辈。这六卿在朝中执政,颇受人尊敬。僖公却心高气傲,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此君臣不和,尤其是上卿公子騑更是不满。 今日集合商议大事,僖公的主意是闭门坚守,等待晋国来救援。公子騑却不同意,他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和楚国联盟。僖公不听他的计策,要派人去晋国求援,但是各位大臣都害怕违背了公子騑的意思,不肯前去。 僖公怒气冲冲自己亲自去,半路上被公子騑派的门客刺死,谎称其路上暴病身亡。然后公子騑立自己的亲弟弟公子嘉为君主,号为简公。又让人去楚国说:“和晋国联盟都是髡顽的主意,现在他已经死了,我们愿和楚国联盟,请求罢兵。”楚公子贞接受了联盟,退兵回国。 晋悼公听说郑国又和楚国联盟,就问各位大夫:“如今陈国、郑国都背叛了我们,先讨伐哪个呢?” 荀回答说:“陈国地小偏僻,于成败得失关系不大,而郑国是中国的中枢之地,自古以来,要图霸业,都必须先制服郑国,所以宁可失掉十个陈国,也不可以失去一个郑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