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 (第2/2页)
婴共有儿子四十多人,田文是身份低贱的小妾所生,因为生于五月五日,刚生下来,田婴告戒小妾扔掉他不要养育。小妾不忍抛弃,私下扶养。 等到他五岁时才引他见父亲。田婴已为小妾违背他的话怒气冲冲,田文却向父亲磕头问道:“父亲为什么要抛弃我呢?” 田婴回答:“世人相传五月五日是凶日,该日出生的儿子长大后与门一样高,对父母不利。” 田文回答:“人生是由上天决定的,难道是由门来决定的吗?如果真的由门来决定命运,为什么不把它加高呢?” 田婴难以回答,心中暗暗称奇。田文长到十岁时,就能接应宾客,宾客也都愿意和他交往,替他扬名。诸侯的使者到了齐国,都要求见田文。 因此田婴认为他有贤能,立他为嫡子,继承薛公的爵位,号称孟尝君。孟尝君继承父位以后,修建许多馆舍,用来招揽天下之士。凡是士人来投奔的,不问贤愚,没有不收留的。天下四处逃亡的有罪之人都投奔他。孟尝君虽然身为薛公,但饮食和众宾客完全一样。 一天,招待客人吃夜宵,有人挡住光亮。一位客人怀疑有两种饭菜,扔掉筷子要走。田文站起来,自己端着饭上前对比,果然一样。那个客人叹息道:“孟尝君如此诚心待士,我却怀疑他,我真是个卑鄙的小人!还有什么面目呆在他的门下?”说完,拿刀自杀而死。 孟尝君亲自为他哭丧,哀痛非常,众门客没有不感动的。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食客曾经有数千人。诸侯们知道孟尝君贤能无比,又宾客众多,都因此而尊重齐国,互相告戒不敢侵略齐国的边境。正是:虎豹踞山群兽远,蛟龙在水怪鱼藏。堂中有客三千辈,天下人人畏孟尝。 再说张仪在魏国做了三年相国,魏襄王死了,他的儿子哀王继王位。 楚怀王派使臣吊丧,同时请魏也派兵参加征伐秦国,哀王答应下来。韩国宣惠王、赵国武灵王、燕国王哙都高兴跟随楚国发兵攻秦国。 楚国的使者来到齐国,齐湣王召集群臣,商量办法。左右的人都说:“秦国与我们是亲家,没有仇怨,不能派兵。” 苏秦主张遵守“合纵”的盟约,坚持出兵伐秦。 只有孟尝君说:“出兵不出兵都不对。出兵就与秦国结成仇敌,不出兵就会引起五国的不满。依我的意思,不如派兵,但要慢慢进军。既然出兵了就不会与五国结仇,缓慢进军就可以进行观望,然后再决定进退。” 湣王同意他的主张,就派孟尝君带兵二万前去伐秦。孟尝君刚出齐国郊外,就诈称有病请医生治疗,一路耽搁,大军迟迟不行。 却说韩、赵、魏、燕四国国王,在函谷关外与楚怀王相会,约定日期进攻。楚怀王虽然是“纵约长”,但四王各带自己的军队,难以统一行动。秦国守将樗里疾大开关门,列阵求战,五国互相推诿,没有敢率先出战的。双方相持几天后,樗里疾派出奇兵,断绝楚军粮道,楚兵无食,军中乱作一团。樗里疾乘机派兵袭击,楚军大败而走。其余四国也不战而退。孟尝君还没有赶到秦国边境,五国的部队都已经撤走了。——这正是盂尝君的巧计。 孟尝君回到齐国,湣王感叹地说:“几乎误听苏秦的计策!”便赠给孟尝君黄金一百斤,作为养士的费用,从此对他更加倚重。 苏秦也自愧不如。楚怀王害怕齐国与秦国联合,就派使者送厚礼给孟尝君,与齐国结为友好盟国,两国使者往来不绝。 自齐宣王时起,苏秦就受宠专权,朝中贵戚都很妒嫉。到了湣王时,对他的宠爱仍然不衰。现在湣王不采用苏秦的主张,而依从孟尝君的建议正好成功,孟尝君受到重赏。因此左右的人都怀疑湣王已不喜欢苏秦,便找来一个勇士,身上藏着匕首,在上朝时刺杀苏秦。匕首刺入苏秦腹中,苏秦用双手按住匕首,跑到湣王面前。湣王下令擒贼,贼人已跑得无影无踪。 苏秦说:“我死之后,请大王砍下我的头,挂在市上号令说:‘苏秦是燕国的间谍,现在有幸被诛杀,如果有人知道他的阴谋来报告的,赏给千金。’这样一来,就能抓到贼人了。”说完,拔出匕首,血流满地而死。 湣王依照他的遗言,把他的头悬于市中。一会儿的功夫,有一人看见千金之赏,向别人夸耀说:“是我杀了苏秦!”市上的官吏抓这个人见湣王。湣王命令司寇严刑审问,把主使的人都查了出来,全部杀掉。史官论及苏秦虽然死了,还能用计为自己报仇,可以称为聪明了,但最终被刺而死,难道不是反复无常的报应吗?苏秦死后,他的门客有人泄露出他的阴谋,说:“苏秦是为了燕国才来齐国做官。”这时湣王才明白苏秦的狡诈,从此与燕国有了间隙,想派孟尝君带兵讨伐燕国。 苏代劝说燕王,派人质去齐国求和。燕王同意后,派苏厉送人质见齐湣王。湣王犹恨苏秦,要把苏厉抓起来。 苏厉大声叫道:“燕王要依附秦国,我们兄弟二人述说大王的威德,认为依附秦国不如投靠齐国,所以燕王才派我送人质求和。大王为什么把怀疑死者之心,加罪到活着的人身上呢?”湣王听后很高兴,便好好款待苏厉。苏厉便在齐国做了大夫,苏代仍然在燕国为官。史官有一首《苏秦赞》写道:季子周人,师事鬼谷;揣摩既就,《阴符》伏读。合纵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再说张仪见六国伐秦失败,心中暗喜,等到听说苏秦已经死了,高兴地说:“现在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便乘机向魏哀王进言:“以秦国的强大势力,抵御五个国家绰绰有余,不能与秦国对抗已经很明显了。倡导‘合纵’的苏秦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还能保护国家吗?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因为钱财争斗不休的,何况不同的国家呢?大王还固执苏秦的建议,不肯依附秦国,假如列国之中有先依附秦国的,合兵进攻魏国,魏国就很危险了。” 哀王说:“我愿意听从相国的意见依附秦国,但实在怕秦国不接纳,怎么办呢?” 张仪回答:“请大王派我去秦国求情,以使两国结为友好。” 哀王便准备车马从人,派张仪到秦国求和,从此秦、魏两国结为友好。张仪留在秦国,仍然做秦国的相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