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 (第1/2页)
话说燕昭王自从即位以后,日夜思谋向齐国报仇雪耻。自己凭吊死者,慰问孤贫,与士卒同甘共苦,礼贤下士,四方的豪杰都纷纷归附他。 赵国有个叫乐毅的人,是乐羊的孙子,自幼好讲兵法。当初乐羊被封在灵寿,他的子孙就一直住在这里。赵主父遭沙邱之乱时,乐毅带着全家离开灵寿,投奔大梁,依附魏昭王,却不被重用。他听说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就要去投奔,便设计出使燕国。 见昭王后讲述兵法战略,昭王知道他的贤能,便用客卿的礼节接待他。乐毅谦让,燕王说:“先生生在赵国,在魏国做官,燕国自然应该把您当作客人。” 乐毅说:“我在魏国做官,是为了逃避战乱。大王如果不嫌弃我无能,请让我做您的臣子。” 燕王喜出望外,即刻拜他为亚卿,位于剧辛等人之上。乐毅把宗族之人全都招到燕国,做了燕人。 这时齐国最强大,四处侵伐诸侯。昭王为韬晦之计,休养士兵,体恤百姓,等待时机。到了湣王驱走孟尝君,肆行狂暴,百姓不堪忍受时,燕国已经休养多年,国富民强,士卒们都摩拳擦掌,愿意作战。 因此昭王召乐毅问道:“我承担先人的仇恨,在这里已经二十八年了!常常怕有一天先死了,来不及亲手刺杀齐王,以报国耻,为此整夜痛心疾首。现在齐王骄横残暴,内外离心,这是上天要灭掉它的好时机。我要发动全国的士兵,与齐国决一死战,先生有什么话教导我吗?” 乐毅回答:“齐国地大人多,士兵们熟悉战斗,不可独自进攻。大王如果一定要讨伐齐国,就和天下诸侯共同图谋。如今燕国的近邻,没有比与赵国更亲密的,大王应该先会合赵国攻齐,这样韩国也一定能跟随。孟尝君在魏国,正恨齐国,应该不会不出兵。这样就可以攻打齐国了。” 燕王说:“好!”就派乐毅持着符节去劝说赵国。 平原君赵胜向惠文王转达了乐毅的话,惠文王答应伐齐。 此时秦国使者正好在赵国,乐毅又向他说明伐齐的好处,使者回国报告秦王。秦王怕齐国过于强大,诸侯们都背离秦国依附齐国,就又派使者回报赵国,愿意参加伐齐。剧辛去劝说魏王,先见孟尝君,他果然主张发兵,又约会韩国一同参战。 订好日期之后,燕王派出全部精锐部队,使乐毅为大将,秦将白起,赵将廉颇,韩将暴鸢,魏将晋鄙,各自带领一支军队,也如期赶到。 于是燕王命令乐毅指挥五国军队,号称乐上将军,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湣王自率中军,与大将韩聂在济水西边迎战。乐毅身先士卒,四国兵将无不奋勇争先,杀得齐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韩聂被乐毅的弟弟乐乘杀死。五国军队乘胜追击,湣王大败,逃回临淄,一面连夜派人向楚国求救,答应割让淮北的土地为礼物,一面检阅军民,登城防守。 秦、魏、韩、赵四国军队,乘胜分路攻占边城,只有乐毅自己带兵长驱直入,所过之处宣扬威德,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城下。 湣王惊恐万分,便和文武官员数十人,偷偷打开北门逃跑。来到卫国,卫君在郊外称臣迎接。入城后,把正殿让给他居住,一切供应都特别恭敬。湣王却骄傲自大,对待卫君一点礼貌都没有。卫国大臣们心中不满,夜里派人抢走了他的辎重。 湣王十分恼怒,想等卫君来见时责备一番,让卫国追查强盗。谁知卫君当天竟不朝见,也不再供应饮食。 湣王又恼又愧,等到晚上,饿得头昏眼花,又担心卫君算计自己,便和夷维等几个人,连夜逃走。跟随的众臣没了主人,立即四散而走。 湣王等很快逃到鲁国边关,关吏向鲁君报告。鲁君派使者出城迎接。 夷维问:“鲁君怎样招待我们国君?” 回答说:“用牛、羊、猪各十头招待您的国君。” 夷维说:“我们齐王是天子。天子巡狩,诸侯百官都应该早晚在堂上侍候天子吃饭,等天子吃完才回去,难道用牛、羊、猪各十头的礼节就行了吗?” 使者回去向鲁君报告,鲁君大怒,关闭城门,拒不接纳。 湣王又到邹国,赶上邹君刚死,就要去吊唁。夷维说:“天子凭吊别人,主人一定要背对殡棺,立在西阶之上,面向北哭,天子站在东面台阶上,面向南凭吊。” 邹国人回答:“我们是小国,不敢麻烦天子吊唁。”也拒绝了。 湣王黔驴技穷。夷维说:“听说莒州还没有被占领,为什么不去呢?”就跑到莒州,收拾残兵守城,抗拒燕兵。 乐毅攻破临淄,把齐国的财物和祭祀宝器连同先前齐国抢走的燕国珍宝重器,用大车装好,都运回燕国。燕昭王十分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