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裁南京冗员 (第1/1页)
而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政令在南方的执行都已经大打折扣,最关键的是南方的税收近些年水分很大,真的是天高皇帝远啊。当下居然在南方要开海禁都有可能引发动乱,现如今南方都成什么样子了,看来得有一些改变了。南京是现在南方的中心,那里有着相对完整的官员体系,里面还是有一些可用之人,向兵部尚书李邦华、兵部侍郎史可法都是可用之人,看来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还是在武功之上有建树的人啊。特别是在乱世,就我在后世历史之中知道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军事上的事迹而留名。 还有一点现在南京朝堂里混吃等死的官员过多,很多都是从京城下来去南京养老的,特别是南方本地的官方在京为官年老之后,到南京朝堂任职。是该在冗员的身上入手了,南京有六部没有内阁,以吏部尚书的官职最大,成为南方朝堂的主事人。现在南京吏部尚书是前内阁首辅李标,李标在历史上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于直言谏君,每事持大体,以风节显。但是现在显然年纪过大,又有病在身已经管不了什么事了。 我让人去传吏部尚书薛国观前来,至于现在的吏部尚书薛国观我心里有些复杂,历史上他是因受贿被现在的右副都御史吴昌时弹劾免职,最后被崇祯赐死。只是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他,现下该做的事只能让他去做了。他来了之后我对他说道:“有几道任命需要你去办理,先是加封南京吏部尚书李标为太保,去南京吏部尚书之职,加封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封南京兵部侍郎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此事你要尽快办理好”。 他说道:“臣知道了,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李公,是依然在南京任职还是回京”,我说道:“李太保年世已高而今又疾病缠身,如何安排可按照他自己的意思,但不可怠慢于他”。李标原来还是一个能力不错的臣子,也尽心尽力原来被封少保,而今我加封他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只是如今他已经管不了什么事了,还是去职休养的好,让李邦华主事南方朝堂也是如今能在南方做的少数事之一。至于史可法是历史上南方少有的抵抗满清的名臣,其人能力也可以,此次调整只是让他早两年做上南京兵部尚书,在有他们都不属于东林党。 南京是东林党集结的重地,在南方东林党的影响非常的大,南方朝堂中有三位尚书就是东林党人,其他官员更是不计其数。原来崇祯刚刚打败魏忠贤领衔的阉党后,听信东林党人之言,废除矿监和商业税,加重了农业税,东林党开始学习阉党大力打压其他的党派,内斗不止。后面朝廷财政紧缺,崇祯又听信了东林党人之言,搞了“辽饷、剿饷、练饷”,大力逼着农民反抗朝廷。 商业税因为是阉党搞出来的,一直掌握在阉党的手里,包括矿监也一样。就是说现在开矿都可以随意开采而没有人管,这叫什么事啊,而能开矿的当然不会是农民百姓。就因为这些利益没有掌握在东林党手里,他们就想办法让皇帝听信他们之言,居然废除了商业税和矿监。虽然当时的商业税并不规范,但是取消了这个途径的税收,就导致只能加重农民百姓的税收。三响我已经废除了剿响后面练响也会废除,辽响的话先看情况吧。历史上的崇祯到了临死之前才看透了东林党的面目,说出了“文官人人可杀”的话语。 这群人只顾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打压阵营之外的人,置国家置百姓于不顾,当真是可恨至极。我想了想之后给李邦华发下一道圣旨和一封密信,圣旨之上让其任职南京吏部尚书之后裁撤南方朝堂之上的冗员。密信之中当然是裁撤冗员以东林系为主,李邦华本身之前是兵部尚书,现在任职吏部尚书,在南方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如此应该能够给他一些底气,但是这件事他会做的怎么样我也没法预测。 我传来了曹化淳对他说道:“有一件事要交办于你,朕会下旨恢复矿监,此事交由东厂全权负责,原来也是你们在做,但是具体的收税和执行标准你下去之后写好折子,交由朕审核”。他脸上一乐说道:“皇上放心,臣会尽快安排此事”,东厂现在除了帮我处理仙人醉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事务可做了,曹化淳手下东厂人手众多,也不甘于平静。我接着说道:“此次恢复矿监一方面你也知道,当然是国库缺钱,另一方我希望你做好严格的约束,不可过度开采和严重破坏矿区,这些你也需要想清楚后整理出来叫给朕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