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锅端_第二十八回蝴蝶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回蝴蝶效应 (第1/1页)

    所谓蝴蝶效应就是指在一个完整系统里,一个微小的变化就会带来系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有人将这个理论更加形象化,做了一个比方:说一只蝴蝶在巴西雨林扇动翅膀,就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

    当然,这是国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听起来有些玄乎,按照我们的理解可以将其概括为一句话:牵一发而动全身。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研究的范畴,而老赵很明显没有机会见识这门高深的学问,只不过他却用自己的行动来印证了其现实意义。

    赵匡胤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摆平湖南湖北两地节度使的消息传到了后蜀,大家都议论纷纷,说这大宋的皇帝如此轻而易举的就将两湖收入囊中,很显然他还会进一步采取行动,而历来少经战事的富庶之地后蜀很有可能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后蜀百官们的担忧并非是臆想,因为此前赵匡胤已经会同下臣制定了先南后北的对外扩张策略,而后蜀本来是这个策略当中的首要目标,只是由于湖南突发的内乱打断了老赵既有进攻方向。

    如今,两湖地区已经属于大宋的领地,所谓唇亡齿寒,后蜀在失去了左右屏障之后也就成了一块明晃晃的靶子,形势不容乐观。当时的后蜀之主孟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他是个和平主义爱好者,对战争没什么兴趣,再加上他自诩家里不差钱儿,就想拿出些稀世珍宝外加黄金白银之类的罪恶之源把赵匡胤心中的贪念给打发走,当然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口头上对其称臣,总之甭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就成。

    就在孟昶打定主意准备派遣使者到开封传达求和意愿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一些大臣们听说了这个计划之后纷纷表示反对,而且态度很强烈,大臣们都旗帜鲜明的讲明了不能委曲求全的原因:咱蜀地在这广袤的西部耕耘了快三十年,如今已然国富民强,也养了不少的兵马,虽然没打过多少仗,但人心还是向着朝廷,一旦有外地入侵咱蜀地的人民定叫他有来无回;再说,凭借蜀中外围重重分布的天然屏障,大宋军队想要一举拿下蜀地简直是在白日做梦;最后,大臣们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会上下一心,与蜀地共存亡。

    大臣们的一番慷慨陈词让孟昶同志感动不已,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臣下还能都如此赤胆忠诚,所以他也就打消了主动求和称臣的想法,开始积极寻求抵御大宋的方法。

    这时候,一个人出来献计了。

    此人正是孟昶最为信任的王昭远同志,在说他的计策之前,我们不妨来认识一下这位老兄。

    王昭远同学早年丧父,家里的情况也一直处于低保户水平,无奈之下,王昭远只有离家出走,到外面混口饭吃。在CD闲逛了很久,终于拜在一个寺庙的老和尚门下,整日跟这老和尚念经诵佛,当然时不时也会接到一些出门作法诵经的生意,王昭远就这样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

    后来机缘巧合之下,王昭远被孟昶的父亲看上眼了,随即让他充当自己儿子孟昶的伴读书童,侍奉其左右。原本属于CD市低收入人群的王昭远同学转眼之间就进了官府,而这个官府就是后来的后蜀政权。由于王昭远与孟昶是从小的玩伴,孟知祥死后,孟昶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他对自己这个哥们很是照顾,不仅排除外难让他坐上了后蜀的军事主管,还彻底放权,给予了王昭远随意支配国库里钱财的权利,由此可见孟昶对小王同学是有多么的信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