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回不请自来 (第1/1页)
话说那一日,老赵正和大臣们在内殿商议南征的事宜,殿外侍卫传讯,翰林学士卢多逊前来觐见。老赵这边忙得昏天暗地也没弄出点头绪来,突然听说翰林学士要见自己,他显得有些茫然,心想这会儿翰林学士找我做甚,难道又是要弹劾某人? 不管这么多了,反正眼前的事儿也没有进展,先见见他也无妨,老赵大手一挥,大臣们都知趣的起身退了出来。 不一会儿,翰林学士进到殿内, “卢大学士今日前来朝见,有何要事?”老赵照例问话, “回禀陛下,近日微臣听闻陛下正为南征之事伤神烦恼,下臣以为为陛下排忧解难乃是我等臣民的份内之事,所以今日特地前来面见陛下,就是想说说我的主意,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兴趣?” 这卢多逊可真是滑头,他明明知道老赵目前正为这事儿着急上火,还故意卖弄关子,吊足了老赵的胃口。 老赵一听说卢多逊有点子,赶紧起身命人赐座,脸上挂满了笑容,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你快快说来,我且听听大学士有何高招?” “最近我正在负责我朝疆域图经编写,我大宋四方之地的资料尽数纳入其中用来做参考,陛下何不趁此机会,以重修天下图经之名,让他们将自己国情资料上报给朝廷,只要取得了这些重要资料,陛下就可以一览江南各地具体情况了。如此一来,岂不是解决了陛下整日为之伤神的情报问题?”卢多逊言之凿凿,显得把握十足,可老赵听了他的计谋却陷入深思当中。 过了一阵,老赵似乎才从思考中回过神来,补充道, “你刚才的打算我仔细想过,有可行性,却也存在一些难度。比如,国情资料这些可都是保密资料,事关一国的安危,我想李煜即便是再糊涂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东西拱手相让了?”老赵的担忧也是有道理,兹事体大,南唐政府想来不会轻易放手。 听了老赵的忧虑,卢多逊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做出反驳,君臣对视,情绪万千。 “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所以这件事可不能仅凭一封信就能打发的,如果陛下信得过我,我可以亲自到江南一趟。” 关键时刻,卢多逊挺身而出,面对他一番热情,老赵自然是倍感欣慰,也就点头应许了。 不久之后,翰林学士卢多逊作为老赵首席外交大使,前往江南金陵传达大宋皇帝的诏令。 此前曾经提到过南唐政府与大宋的关系,那是绝对君臣典范,李煜同志对老赵卑躬屈膝,细致入微的迎合,也让南唐政府实质上已经沦为大宋的附属国,所以南唐取消了很多帝王待遇和礼制,比如南唐李煜发布的诏令不能叫做圣旨,李煜本人不能穿龙袍,甚至不能使用黄色布料等等。 当然,李煜当面不敢这么做,背后还是可以过过瘾的,只要大宋不派使者造访金陵,李煜就可以自由自在的享受皇帝的待遇,可一旦朝廷来人了,李煜就得忙活了,这不听说大宋皇帝首席代表卢多逊已经来到金陵城,马上就快到宫门口了,这可把李煜吓坏了,他慌不择路的离开了诗词雅室,麻溜的脱掉了身上的龙袍,一边往宫外跑,一边吩咐左右撤掉所有“敏感”物品。 于是乎就发生了这样有趣的场景,只要大宋来人,你就会看到一定会有个人匆忙跑出来,在他身后仆人们则是四处腾挪,上房揭瓦忙得不亦乐乎。 一通忙活后,李煜一身红色奇异打扮出现在了金陵城门口,两人见面后,都礼貌的相互致意,李煜代表了南唐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大宋使者表示欢迎,并委托卢多逊向大宋皇帝代为传达南唐百姓的祝福,卢多逊也做了回礼,大致的礼数就跟新闻联播里两国元首互访的场面差不多。 欢迎仪式结束后,李煜估摸着宫里的临时工已经收拾妥当了,他这才放心将卢多逊一行人迎进了殿内。 在李煜安排下,宫内早已准备好了宴席为卢多逊接风洗尘,南唐政府各个部门的要害人物也都悉数出席了当晚的宴会。卢多逊自知此行任务重大,但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心里反复告诫自个儿不要出差错,就按照正常的程序应对就是,以免让南唐政府生疑。 宴会在一段歌舞之后,正式开始,开席前李煜特地邀请卢多逊给大家讲几句,卢多逊身为翰林学士,这样场面也见过不少,只见他从容不迫的起身,开始即兴演讲。 “江南的各位父老,各位同僚,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代表圣上来到金陵,并参加今晚这样一个宴会,首先感谢各位的厚爱,再者我也想借此机会传达一下圣上的旨意。”一听说上峰有旨意,宴会上的所有人员几乎同时跪下,见此情景,卢多逊摆了摆手示意大伙不用如此。 “大家不用下跪,这不是圣旨,只是吾皇以私人的名义让我代为传达,他对江南各个政府极其耕耘在此的官员们的诚挚问候,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紧密团结在以吾皇为核心的大宋朝廷周围,为我朝繁荣昌盛再立新功。来,大家干一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