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圣坳成劫土(一) (第1/1页)
新年的气象遍布中州,孔家坳也不例外。 曲阜有个著名的文圣庙,在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孔圣的祠庙,与孔府,孔林合成三孔。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除了日常负责打扫,迎送的寥寥几个孔家子弟之外,孔希言家大多数人,如今聚居在距离曲阜10几公里的九仙山中的山坳中。 九仙山: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山明水秀,环境宜人。 如今龙潭瀑布下,被青色院墙以及无数绿树环抱的孔家,高挂起无数大红灯笼。 朱红带着铜钉的大门,敞开着,不是传来大人的谈笑声,更有无数稚童,拎着各色小烟花,进进出出,稚嫩的声音不断。 山林空寂,峡谷寂静,瀑布吟唱,人声鼎沸,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虽已入夜,但此地灯火通明。 大门里面一片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雕栏画柱,层次分名,新年新气象,不少廊柱上,尚有油漆的余香。 院内十多席,近百人,谈笑着,觥筹交错。 而此地的主人孔希言老爷子却并没有出现。 内室,孔希言端着茶杯,眉头紧锁,孔仙仙白衣若仙站在旁边,而温笑也在旁边陪着。 沉默良久的孔希言,有些神不守舍的放下茶杯,细腻的青瓷茶杯,直落大理石的地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杯碎,茶水溅了一地。 孔仙仙赶忙扯着孔希言的衣襟道:“爷爷,您。。。。。。”!要知道,经过陌离的点拨,孔希言修为已到圣人境,放茶杯这么信手拈来的事情,竟然如此失控。 温笑也投来问询的目光,美眸中满是疑问。 孔希言望着紧闭的房门,又回头望了望一脸担心神色的孔仙仙,笑了,笑得很不自然,很苦涩,彷佛他不是圣人境的高人,而是一个满怀心事的平凡老人。 孔希言叹了口气道:“仙儿,我给你的东西,一定要贴身带好,还有,万一这几天有什么事发生,什么都别管,去罗夫,找老神仙做主”。 孔希言又对温笑笑了笑道:“拜托你,照顾仙仙”。 温笑虽然不明白,孔家发生了什么事,但还是郑重点了点头。 孔仙仙望着爷爷,眼神坚定,似乎是在说:我不走! 孔希言摇头,这个倔丫头。 沉默一会儿,心烦意乱的孔希言不禁喃喃道:“圣人不死,大道不止,呵呵,好一个五行宗,好一个欺人太甚的五行宗,春秋笔,我是不会交出去的,有种,你就要了我的老命。” 温笑心里震了震,这个时代,牛逼的宗派几乎没有,但几乎并不代表真没有。 五行宗,无疑就是例外中的例外。 它代表着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宗主神秘莫测,修为通天,手下“五大行首”功参造化,据说掌握了五行之力,也是神龙见首不尾。宗内门徒众多,行事飘忽莫测,手段狠辣。 但一句俗语,足以说明五行宗不好惹:宁惹七氏族,莫沾五行宗。 别说惹,沾最好都不要沾。 每一个大牛的帮派,似乎都有一个平凡到让人容易忽略和淡忘的名字。 但五行宗要孔家交出“春秋笔”,也有点匪夷所思。 人所共知:孔家春秋笔,孟家先圣墨,墨家勾离古剑,庄家的庄周梦牒,孙家兵圣真解,鲁家的万世刨,司马家三千年本纪,韩家舍近求远,苏门的连城璧,是为“圣族古器”,更是九大圣族,族之重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