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的豆子_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 (第1/1页)

    三

    一个星期后,我和陈处长一起到工建处报道。

    工建处在市内的繁华闹市区,门外街道两侧大约有五百米长,七八十家的店面。大白天的却都大门紧锁,我有些不解,就问司机说:“这些店面要拆迁吗?怎么大白天的都关着门呀!”司机笑而不语,陪同我来报道的陈处长笑着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红灯区,都是晚上忙活。也就是工建处的弟兄们才消费的起啊!”我也学着司机的样子,笑而不语。可心里却想,看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要保持部队“打得赢、不变质”的本色,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

    陈处长带我见过了我未来的三位领导,李处长和两位副处长。勤务兵早已帮我安排好了住处,是一个单间。条件不错,跟五星级的宾馆差不多,电脑、空调、电视、电话、电冰箱都有,还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卫生间。这要比我预想中要好的很多。但勤务兵却跟我说:“主任,按照规定您可以享受一个套间,可套间没有了,只能暂时委屈您了。”

    我到觉得没什么,笑了笑对他说:“这已经很好了,我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享受的。”

    听了我的话,勤务兵边帮我收拾行李边说:“现在像您这样的干部太少了!”从他脸上微妙的表情中,我不难看出他的话并非出自内心,是一种很程序化的恭维,很假,而心里说的却是“又是一个做白日梦的傻大学生!”这也难怪,在当今这个商品经济时代,激情和梦想在面对名和利的时候很容易败下阵来。最终,与现实的大潮随波逐流。

    中午,在陈处长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在机关食堂吃的工作餐。食堂不大,只有两张桌,装修却很华丽,跟高档的饭店差不多,菜也不错,一桌子生猛海鲜,旁边的冰柜里放着各种饮料和酒类。加上我们四个人,两桌只有十来个人吃饭。李处长笑着跟我说:“本来我们处机关有差不多六十来个人,应该做六桌饭,可是工作需要,平时基本都在外面应酬那些老板们。吃饭的时候能来十个人就不错了。我们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二十元,六桌变成两桌,就成了每人每天六十元了。菜钱用不完,酒水、饮料就随便喝吧!”

    我笑着说:“看来工建处的待遇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陈处长脸上不乏羡慕之情,笑眯眯的说:“李处长这儿可是一让人学坏的地方哦!啥时候我自降一级,来给李处长打个下手啥的。顺便也学学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