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脑补是病,给治!(第一更) (第1/1页)
《齐神记》并非玄风神君一位神明看到。狂沙文学网作为小说的忠实好者,九面童子也看到这本推演命运浩劫,映诸神关系的小说。 不过九面童子无常,对小说的口味也变化不定。上一刻还喜欢血少年向,下一刻就转入悲伤忧郁的小说。 目前,九面童子喜好冒险类小说,面对《齐神记》中的映,他随便翻了下,冷冷一笑后将《齐神记》扔到一边。 “夏国这是故意暗示命运浩劫,希望诸神在行动时受到这本书影响?笑话!我们神明做事,是区区一个大灵能干涉的吗?” 不过那上面描述的“昊天上帝”…… 九面童子再度将书捡起来,又翻看里面对昊天上帝的赞颂。 “虽然这本书中,将天地神降格为巅峰主神。但能看出里面的天神崇拜气氛极其浓厚。没错,天才是主导万物的永恒存在。” 人间帝王必须称“天子”,是苍天之子,代天行道。 “排开夏国那个麻烦的国灵,外加如今这几代先民。等未来夏国忘记祖辈仇恨后,倒也不是不能收作棋子,当做我的仆人。” 啥?即将爆发的化天劫数?别看九面童子在地母面前顶得欢,但他还真不在意所谓的化天劫数。大不了到时候死一次呗。就把如今的天化作神界,然后再一次逆转蜕变就得了。 和九面童子一般,将《齐神记》看过就扔的天神也有不少。但所有大神中,唯独太虚神尊静静摊开小说第一页,仔细研究姬乐书写的“创世神话”。 其他神灵看这个创世神话,仅仅当做笔者仿照本世界创世神话,甚至当做一段无用之言。因为后面大齐说过,祭祀八主之神,前面这段创世神话根本不需要写。 “但这段话作为开篇第一章的引言,似乎别有隐喻。” 神尊抚摸纸张,一缕缕道融入纸张,将小说中的创世神话具现出来。 鸿蒙混沌中,巨大无比的神圣伫立在茫茫虚无。他挥动巨斧开辟鸿蒙,分理阳清浊,演化天地。当他化世界陨落后,灵神化作天神,孕育地。 “为什么笔者一定要让创世神死亡后再孕育天地二神,而不是最初就让天地二神创世?要映本土创世神话,直接用天地二元创世不是更加清晰吗?” 纵观通篇,天地二神仅仅是引子,从来不曾真正出手,仅仅以天地之神,万神之祖的地位,保持绝对超然的地位。那么,设定他们为主神和造物主,有什么区别吗?为什么要把创世神设定为“一”,而不是“二”? 太虚神尊不断回放创世神话。就在这一幕重复上万次后,忽然道心萌生,脑中豁然开朗:“是了,创世神开乾坤而死,天地之神诞生。这一幕契合夏国太极生阳之理。” 创世神造化太极,然后太极孕育阳。天地之神,正是这阳二气之祖,是主神之根。 “按照夏国对主神的理解,主神就是阳境。所以天地二神必须是主神!” “再往后的主、阳主,虽然是阳二气所化,但比天地二神的阳要弱一等。” 神尊背后,茫茫道分做黑白二气,两者相互运转,白气中夹杂一团黑气,而黑气中也生出一团白气,逐步演化一卷太极图。 “夏国有太极图,这阳二主应该对应太极图中的两只阳眼?等等,后面还有主和月主。” 创世神话再度演绎,天地二神造化月,诞生光明。神尊背后的太极阳图再度变化。 “月诞生后才有光明,天地进入下一个时代。而在此之前,一切仍是阳之道。” “原来是这样” “天地二神孕育四大主神,指的是阳生四象的过程。月诞生,光明出现,指的是世界从阳阶段转入四象阶段!” “太极生阳,两仪化四象。而这一切皆来自创世神。《齐神记》开篇第一章,正是讲述世界演变的过程,以神代指道,讲述宇宙从混沌演变,历经太极、阳、四象的过程!” “《齐神记》字字珠玑,这开头二百字中暗藏玄理,阐述主神逆转阳,返还创世太极的本质。是我们晋升造物主,证混元道果的关键!” 没有看后面的剧,仅仅看这个开头,就让太虚神尊心潮澎湃:“夏国能人辈出,这部《齐神记》的作者定是某位大贤智者,难道是史皇氏亲自所书?若这等人物,能转修仙道,助我一臂之力,那就好了。” 神尊浮想联翩,眼前创世神话再度回溯至创世那一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