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部分 1936年柏林奥运会 (第1/2页)
(这章是世界杯内容回顾,不是正文,书友们别搞错了) …… 1936年的夏季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球场上进行的比赛,是1936年奥运会,中国与英国队的比赛。陆逐虎也坐在场边观战。 80分钟,比分仍旧是0比0。 上半场,中国队一直压着英国队踢。 陆逐虎也分不清自己在梦里还是现实了。 …… 来柏林之前的上一站,中国队是在印度。 呃,之所以不直接来德国,是因为没有钱。 中国队一路卖艺打比赛,挣路费。印度已经是第六站。 在印度,中国队员终于吃不消了。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水土不服,连铁腿孙锦顺身体都有恙了。 “队长,大家真的挺不住了……换替补队员吧!”有人担忧道。 李惠堂同样忧心忡忡:“不行啊!如果我们不上主力队员,会影响出场费,而当地观众不买账,也会减少门票收入。况且……” 李惠堂黯然一叹:“只有赢球,才能多拿一点奖金啊!” 看着这群面黄肌瘦的中国球员,明知道不是现实,陆逐虎还是叫道;“让我上!我可以!” “你?”李惠堂仿佛这才看到了角落中的陆逐虎。 “我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我的技术在这个时代同样是出类拔萃的!”陆逐虎叫道。 “你不行。”李惠堂摇了摇头。 “为什么?”陆逐虎咆哮道。 难道你们还看不上我的实力? “因为……你只是一个看客。这是历史,一切……与你无关……”李惠堂的正色让陆逐虎怦然心碎。 对。这不过是我胡思乱想的梦境吧…… …… 面前的人,潜意识里他觉得是历史,可是面前的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真实。 “铁腿”孙锦顺、“铜头”谭江柏、“无畏将军”叶北华、“飞将军”戴麟经、球王李惠堂、“绿茵猛虎”陆逐虎……(咦?好像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球队,其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出一部传奇小说。 但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由于国民政府对此不管不顾,所以前往柏林的路费是一个大问题。上一次奥运会,中国只有刘长春一个人参加,而他去洛杉矶的方式是坐船,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一个月。去柏林的路途更加遥远,而且更加复杂。 更何况,这次去的可不止一个人,除了足球队的二十多人,还有田径项目的很多运动员。 最后作为国足队长的李惠堂决定,足球队沿途卖艺,靠比赛挣的钱,换取去柏林的路费! 第一站,选在离中国最近的越南! 可是,中国队连去越南的路费都拿不出来!最终,靠着在海外华侨的赞助,球队才到了越南。 靠在越南打比赛换来的钱,去新加坡; 靠在新加坡打比赛换来的钱,去印尼; 从印尼去马来西亚,从马来西亚到缅甸,从缅甸去印度。 一路上,住,只住最差的房间,甚至全体球员睡一间房,一些人睡地板。吃,只有最粗糙的自带干粮,比如“棒子面”。 六个国家,两个月,27场比赛,几乎两天就有一场比赛,但结果却是24胜3平。 …… 最终,靠着这样搏命的精神,中国队凑齐了去柏林的路费。 那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正是靠着中国男足的沿途卖艺,才来到柏林的! …… 比起现代社会人人喊打的国足,那个时候的队员是不是更加值得尊敬? …… 但是他们还能踢得好! 他们希望能够在柏林赢下第一场比赛,也是淘汰赛! 英国? 那也不怕! 日本足球队在本届奥运会上创造了让他们引以为傲了半个世纪的“柏林奇迹”!两球落后,最终却3比2反超了强大的瑞典队! 陆逐虎知道这场比赛对日本足球后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