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加拿大_第十三章 张林的便利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张林的便利店 (第2/2页)

传来张林那热情的声音。

    我把我脑子里想的问题一股脑地提给了张林。

    “这些问题一句话讲不清,你过来吧,我给你仔细讲讲。”

    “我现在可以过去么?”

    “现在不行,我要到我南岸那个店去。”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见面?”

    “你明天等我电话吧。”

    “好吧,下次咱们见面,我想看一下你上半年每天电脑打出的营业单子,还有你和METRO签的合同。”

    “好吧。现在还有几个人想买我的店,我是看在和你表哥的关系才给你留的,你要买就早下决心。”从他的语气看,他可能不太高兴。

    “我肯定想买,但你总得让我了解情况后再买,对吧?”

    “好吧,反正你得抓紧,我现在太忙,没有时间拖。”说完他挂上电话。

    第二天,我等了一整天张林的电话也没等着。

    第三天一大早我就给张林拨过去。张林让我明天上午十点到他店里等他,他把他店的地址给了我VERDUN区,8000号。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运动,吃饭后,八点半钟出门。VERDUN地铁站离我住的哪站不远,乘地铁十分钟左右就到了。VERDUN站是蒙特利尔最老的地铁站之一,车站昏暗老旧。VERDUN也是蒙特利尔最深的地铁站,离地面估计有五十米左右。我乘地铁电梯上到地面,出大门,就来到VERDUN大街了。

    VERDUN区是蒙特利尔最老的区,曾经也是最繁华的区,它离劳伦斯河很近,以前劳伦斯河航运繁忙时,这里是一个大码头,那时这一带非常繁荣,这一点可以从街区房屋的密集程度看出来,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横贯整条街的三层排屋。随着劳伦斯河航运业的萧条,这一带破败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成了黑手党的聚集区,他们在这一带种*,贩毒品,使VERDUN成了毒品暴力的代名词。后来蒙特利尔政府打击毒品犯罪,黑手党的气焰被抑制住了。可是,缺乏就业,这里渐渐变成了贫民窟。在这一带生活的人,大多是体力工人、新移民、吃救济的、还有流浪汉。

    这里曾经是开便利店的最佳街区,因为这里的居民大多数没有车,他们没法到大超市去买东西。表哥以前的店就在这个区,开始的时候钱还是比较好挣的。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增多,到这里开便利店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长于相互竞争,如今的VERDUN街,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便利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我沿着VERDUN大街往西走去。街道两旁的房子非常破旧,年久失修,从房子上标记的年份看,许多都是上个世纪初的房子。这些楼房的一层都是商用,便利店最多,然后是小饭馆、咖啡店、卖电脑的、保险公司、蔬菜水果店、旧货店等等。

    大约走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了VERDUN8000号。

    张林的店位于街区东南角,这是一栋二层的排屋,张林是这栋房子的主人。

    房子第一层都是便利店,二层被张林租出去了。租房子的是一个老妇人。这个老人是张林买房子时连房子一起带过来的。买房子时,张林觉得房子很便宜,二楼还有一个现成的租客,非常合算。过了一段他才发现,他找了一个*烦。二楼老太太每个月给她五百块租金,十年前买房子时,他觉得还可以。可现在,像他这样的五室一厅的房子怎么都应该租一千五百左右。他想让老人搬走,老人坚决不同意,她说她已经习惯这里的环境了,死都不走。

    蒙特利尔政府有规定,除非是房东自己要住房子,否则不许强迫租客搬家。张林自己有好几处房子,他没有理由非要住这套房子。他想提价,政府有规定,每年房租的最高涨幅不得超过物价指数的涨幅。按照蒙特利尔物价每年平均百分之一二的涨幅,一年最多涨个十块左右,就是这十块,还要看老太太同不同意。现在张林就希望儿子早点结婚,这样他就让儿子过来住,把老太太赶出去。

    时间还早,张林没有来,我四处看看周围的环境。

    马路正对面有一家咖啡店,今天天气好,有几个老人坐在室外的桌子旁品咖啡;马路东南的斜对面是一栋一层的四四方方的房子,房子的前面是黑色的大理石贴面,让人感觉有点压抑。店的东面这条街是一整栋二层排屋;再往东那条街的街角是一个猫头鹰便利店,叫猫头鹰便利店是因为这种便利店门前的牌匾上画有一只睁着眼的猫头鹰,它正式的名字叫“睡得晚”,“睡得晚”是蒙特利尔便利店的克星,因为它是由巨型“睡得晚”连锁集团经营,它有雄厚的财力,并且一天二十四小时营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