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掀翻桌子 (第1/1页)
为了度过经济危机,奥地利率先打开了倾销的门阀。从9月份开始,奥地利对外出口数额暴涨。 农产品属于刚需产品,价格下跌不严重,大都是九折促销;日用纺织类产品价格下跌就有些猛了,七八折是普遍现象,价格腰斩的都不在少数。 到了这个时候,利润已经不重要了,把滞销的商品卖出去,换取现金流才是王道。 不动不知道,一动下一跳。看着每天暴增的出口贸易额,弗朗茨都心惊rou跳。 奥地利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同样也是世界第一产品积压大国。普俄战争过后,不只是柏林政府违了约,俄国人也没有例外。 战争都结束了,尚未交货的订单,自然是不会履约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大家这么疯狂的降价,也有俄国人的功劳。 沙皇政府违了约,订金自然拿不回去了。毫无疑问,这笔钱成了企业的收入,降低了商品的成本。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聪明人,国企不计成本的降价出口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脑袋灵光的瞬间意识到“经济危机来了”。 危机时刻,现金为王。 看着自己那堆成山的库存,一个个都知道麻烦大了。 没得说,必须要跟风。这年头市场还不透明,企业利润相对较高,现在打折促销,还能够保本。 要是反应慢了,一旦经济危急爆发,到时候买家都找不到了。 有没有人带节奏不知道,反正从九月份开始,奥地利有实力的企业大都加入了开发海外市场的行列。 没有毛病,就是开发海外市场,“倾销”那是绝对不存在的。 打折促销,那是企业让利给消费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份额,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大企业总得有点儿追求,不能够小富即安,国际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都是奥地利媒体的说法,有多少人信,这就没人知道了,反正资本家们是信了。 尤其是上市公司表现的最积极,资本家们纷纷跳出来站台,鼓吹国际化的好处,硬是将股民…… 得益于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为了奥地利的商品“倾销”创造了有利条件,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欧洲大陆。 事实证明,这年头欧洲底层民众们真的不富裕。打折后的奥地利工业制品,刚刚上市就受到了热捧。 大量的外来廉价商品涌入,自然会冲击到当地的市场,拉仇恨是必然的。 利益之争是最恐怖的,动了当地资本家们的奶酪,报复是必然的。 正在大家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 不光是奥地利商品来了,英法商品也跟着冲了进来,至少商标上印刷了“英文”,或者是“法文”。 “山寨”是时代特色,大家都在相互盗版,市场上有过半的工商业产品,都是高仿货。 专利保护只是在注册国有效,很多国家都没有专利法,正大光明的盗版都可以。 毫无疑问,英法出口的商品没有增加,市场上多出来的产品有问题,只是这玩意儿没有办法区分真伪。 都是进口货,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监控的年代,鬼知道从什么地方运过来的。 奥地利的倾销也是有当地人配合的,想要采取针对行动,就把英法一起拖下了水。 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不小心弄死地头蛇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除非大家马上修改游戏规则,提前进入专利时代,在游戏规则内,由政府出面打击山寨产品。 这是不可能的,自己屁股都不干净,怎么能够乱来呢? 根据奥地利信息报发布的数据,全欧洲有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资本家,都是靠“山寨”起家的,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企业都存在着专利侵权。 这是必然的结果,英国人工业革命比欧洲大陆早得多,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大部分技术都从不列颠诞生。 人家都把路走完了,作为后来者,想要发展工业,不抄袭根本就不可能。 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到了奥地利,原本的“山寨”大国,瞬间进入了专利时代。 没得说,大家还要继续抄啊!不抄袭,重新开辟一条道路来,花费巨额成本不说,关键是还不一定能成功。 “专利保护”实际上是英奥剪羊毛的手段。 自由贸易体系建立后,大家的商品都可以自由流通,拥有大量专利技术的英奥两国,自然要高举专利保护的大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