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854章 好人一生平安 (第1/1页)
蜀汉之庄稼汉作品相关第0854章好人一生平安秦论虽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熟习汉文汉字,但为了能吃透冯郎君的新作,也是拼了老命,不但让张白逐字逐句地教他。 同时还日日诵读,就为了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甚至还拿此文来练字,务求能把它默写出来。 作为一个商人,秦论能从大秦跑海路到塞里斯国,并不能单单地归结到他的好运气。 当然,好运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还有他的大胆与勇气。 还有那份大投机的心理。 冯郎君的新作,让秦论看到了投机价值。 现在他所缺的,就是一个投机的机会。 而且他知道,这个机会不会让他等太久。 进入五月的建业已经开始变得炎热。 孙权的心情因为炎热而变得焦躁。 也不知是王凌太蠢,还是两者之间关系不睦的传言不实。 反正派往北边散播谣言,挑拨王凌与满宠关系的细作,一直就没有传消息回来。 再加上内有隐蕃事件,诸葛直卫温等人没有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外有蜀国挟大胜之势,气势如虹。 这些事情,更加增添了孙权心里那种被困于牢笼的急躁感。 上火了就要败火,急躁了就要排解。 孙权排解心中急躁的方法之一,就是和别人谈谈神仙异士之事。 毕竟神仙没有烦恼嘛。 就连吴国资格最老的张昭,也没少和孙大帝谈那神仙之事。 然后有一次就被骑都尉虞翻喷: 不过都是死人而已,哪来的什么神仙?你们还说得这么嗨心?大伙以后都是要死的…… 搞得吴国排名最前面的两位大人物都挺没面子的。 当然啦,喷人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于是在孙大帝登基,大赦天下的那年,就连张白都在特赦之列,终于能回到吴郡老家。 偏偏就虞翻逆流而动,被流放到交州去了。 谈天说地,聊神仙异士这种事情,自然是要找见识多广的人。 恰好,秦论就去过很多地方,见识在不少人之上,而且也会做人。 所以孙权也没少找秦论聊天。 面对吴国臣子,孙权可能还会有所克制,不过多地谈及神仙之事。 但秦论不一样,他是海外来人,又不在吴国当官。 在他面前,孙权反而可以毫无顾忌地谈及海外之事。 皇帝对海外之事感兴趣怎么啦? 谁还没点好奇心呢? 和海外来人谈海外之事,那不是很正常的事? 而秦论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顾客想要买什么,他肯定就要尽量卖什么。 更何况这个顾客权势非同一般。 只是这海外仙山谈的次数多了,就让秦论隐隐明白过来:这位吴国皇帝,只怕是有寻找海外仙山之心啊! 接着今年又发生诸葛直卫温被诛一事,吴国不少人都觉得皇帝有些杀戮太过。 但身为局外人,秦论反而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甚至他还大胆猜测,两人十有八九还带了孙权的密令。 所谓违诏被诛,违的其实就是孙权的密令。 不过就算是秦论就算能猜出孙权心中之意,他也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里,对谁也不敢说。 对于吴国大帝追求长生之术这种事情,吴国臣子可以光明正大地反对。 但由他一个海外商人说出来,那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当然,这种事情虽然不能说出来。 但拿海外仙山之事来哄哄吴大帝开心,借机多混些好处,那还是可以的。 冯郎君这篇新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谈资。 更妙的是,这篇文章,如今只有数人知道,别说是吴地,就连蜀地都还没有流传开来。 所以秦论等的,就是一个入宫陪孙大帝聊天的机会。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五月五日重午节,吴越之地素来有划龙舟的习俗。 更兼当今的吴国,以舟师为锐,自然是要看重这个习俗。 吴国大帝孙权亲自来到江边,与民同乐,观看竞龙舟毕,心中若有所动。 待与群臣欢宴时,又令大家作诗赋相和,好不高兴。 酒宴过半,君臣皆是半醉,孙权高兴之余,故态复发,甚至还走下主位,亲自到各人面前劝酒。 秦论占了一个身份的便宜,居然也能坐在一个角落,与吴国君臣共饮。 孙权举杯到他面前时,已是醉眼松惺,他看着秦论,开玩笑地问道: “今日人人皆有诵文,听闻先生来吴地数年,不知可能咏否?” 秦论早就举杯站起来,待听到孙权的问话,连忙回道: “论不过是海外之人,安能与皇帝陛下治下群贤相比?” 孙权大笑。 “不过论虽作不得文,但前些日子,却恰好得闻一篇文章,私以为,乃是绝世佳文……” 秦论的话还没说完,孙权又是哈哈大笑: “先生既说是绝世佳文,想来定是如此,不妨念来听听!” 周围的人也跟着哄然大笑起来。 谁都知道这位海外来人,连字都尚未认全,如何能识得何谓绝世佳文? 秦论脸色不变,事实上,在这几年里,他早就摸透了塞里斯人的心理。 他们眼光极高,压根就看不起周围小国小族,自己这个海外之人,其实在他们眼里,地位并不算太高。 不过人家也确实有资格如此。 所以秦论对现在这种情况,倒也能坦然面对。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仅仅是开头这么一句,就让孙权当场醒了酒,手里差点握住酒杯! 瀛洲?! 是瀛洲吧? 我没听错?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开头两句,倒也算是上等之句,宴席上已经有人在暗暗点头。 只待听到“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不少人已经就是吸了一口气,同时安静下,齐齐竖耳倾听。 同时在心里不约而同地想道: 这天姥山在哪? 本以为这两句已足够惊人,哪知后头居然还有: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不得了,不得了!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向着秦论那边靠去,只为能听得清楚一些,生怕自己漏听了哪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