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03章 设伏 (第1/1页)
蜀汉之庄稼汉作品相关第0903章设伏田彭祖听到自家大人的话,这才又惊又喜地问道: “原来大人是欲在此处伏击吴人?” 然后他马上又疑惑起来: “大人又如何知道吴人一定会经过这里?” “吾非仙人,又岂敢说吴人一定会经过这里?” 田豫摇头一笑,“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成山被始皇帝称为天之尽头,离辽东最近。吴人从辽东返回,若欲尽快避风浪,最近的地点就是这里。” “故以人之常情计,他们最有可能就是选择这里。” “吾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做好准备,以免错漏了敌人,此可谓不可胜在己。” “至于可胜在敌,现在就看吴人是否当真会过来,给我们这个机会。” 田彭祖听了,心悦诚服。 田豫在成山的楼观上观察良久,直到把成山附近的地形都牢记心中,这才下山来。 哪知父子二人才从山上下来,迎头就看到了青州刺史程喜正带着军中诸将在山下等候。 “田太守,陛下停止征辽的诏令已经下来了,为何你还让大军驻守在此?岂不知此乃徒费钱粮之举?” 程喜乍一看上去,显得温雅,正是符合这个时代士大夫的形象。 唯一让人感觉点些不舒服的,就是那双眼睛。 确切地说,他的眼眶里蕴藏着些许阴沉,让人不是很喜欢。 只是当他说完这个话,转头过去看身边和身后的军中诸将时,他的眼睛又变得柔和起来。 于是青州军中诸将皆是笑了起来。 事实上,不仅仅是青州刺史程喜,就是军中的许多人,身份地位也要比田豫要高得多。 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位老头子还是个外人。 但如今,所有人都不得不听从他的调遣,所以没有人心里会觉得痛快。 面对程喜的挑衅和诸将的笑声,田彭祖大怒,他向踏前一步,左手按住腰间的刀鞘,右手就要抽出刀来。 倒是田豫要冷静得多。 他一把拦住自己的儿子,眼睛却是看向程喜,平静地说道: “程使君,陛下只是下令停止征辽,但并没有说立刻收兵,更没有收回符节,所以现在我仍有督青州诸军的权利。” “所以,”他淡然的眼中带着嘲弄,“程使君现在是打算不听从田某的调遣吗?” 田豫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 田彭祖会意,从亲卫手里接过符节,递到田豫手里。 一力降十会。 田豫把符节拿到手里,程喜的脸色都变了。 看到田豫那嘲弄的眼神,程喜觉得对方看自己就如看小丑一般。 但在陛下的符节面前,程喜却只能强笑道: “怎么会?某只是觉得,现在外敌窥境,国家艰难,耗费钱粮之举,最好还是能省则省……” 大魏看起来是占据了天下八分,且居正中。 但实际上,北有胡人,连年侵犯边境。 西有蜀寇,接连寇边。 南有吴虏,年年北犯。 更别说这些年来,大魏先丢陇右,再丢凉州。 现在蜀人越发猖獗,威逼关中,大魏的精兵,大多都布置在关中,以防万一。 故现在大魏能真正安定,不受外敌所侵者,不过冀州、青州、兖州、司州。 大概是与魏国国运相冲,冀州这些年来,不是大旱就是蝗灾。 仅有的几年安稳日子,在先帝与陛下在位的这些年,也是不得安宁。 先帝为了把魏国政治中心迁到洛阳,在登基的第一年,就要迁冀州十万户充实河南。 然后在黄初四年,冀州大蝗灾,饿殍遍地。 而到了太和二年,也就是陇右之战的那一年,从关中到关东,大魏境内,全是大旱。 先是大败,又遇大旱,若不是大魏底子厚实,只怕没被外敌攻破,自己内部就先乱了。 大魏上下,谁都觉得苦,哪知道这还仅仅是开始…… 因为后面又是石亭大败,又是萧关大败,凉州落入蜀人之手…… 武皇帝与文皇帝两代人积攒下来的底子,这些年来终于彻底败了个干净。 关东这几州的士吏,对外要给四周边境输送钱粮和兵源。 在内还要忍受关东世族的巧取豪夺,武皇帝时期所开出来的屯田,早已被世家豪族瓜分大半。 汝南现在是关东数州现存的最大屯田之地,田豫身为太守,自然是知道这些情况的。 所以对程喜所说的话,虽明知这是对方的借口,但田豫却不得不解释一番: “近些年来,江淮之地在冬日多有结冰,天多严寒,而吴虏派往辽东的船队,乃是在开春后才前往辽东,定不会带冬衣。” “故他们必然要赶在冬日前回吴地,不然不好行船不说,就是船上的人亦未必能受得住冬寒。” “如今距冬日不过一月,吴虏船队必是着急赶回吴地。故在吾想来,吴虏船队快则数日,慢则十数日,必会返回。” “若是他们不经过成山则罢,若是经过成山,我等多呆一些时日,在此提前设伏,岂不是大功一件?” 程喜本欲嘲讽田豫异想天开,但他终究是青州刺史,脑子总还是有的。 若是田豫领军离开后,吴人的船队当真前来,那自己在毫无准备之下,岂不是眼睁睁地纵敌离去? 到时陛下得知此事,定是要责罚自己。 而若是让田豫多留一些时日,吴人来了,正好自己也能捞些功劳。 若是吴人不来,那么自己也可以上奏章告田豫一状,只言他徒耗钱粮。 想通了这一节,程喜脸上却是装出不屑的模样,哼了一声: “田将军,吴人何时返回,你又如何能确定?就算是返回,那经不经过成山亦是未知。” “若是那吴人一直不来,那将士们岂不是要一直在这里等着?你好歹也要说出个时日吧?” 田豫点头: “程使君所言极是,那我等便以半月为期,若是到时吴人不至,不用程使君上奏,吾也要向陛下请罪。” “如此最好!” 程喜大喜,暗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若是吴人当真不至,看吾如何向陛下上奏。 田豫与程喜约定完毕,又以成山为中心,亲自到各个山岛的险要之处观察,布置好伏军。 此时风急浪高,青州诸将领军布防,皆是有怨言。 不过程喜憋着坏,一心想要在事后告状,反是再没有暗在动手脚。 再加上田豫持有符节,故布置设伏之事,倒也再出什么意外。 只是等了近十日,也没有见到吴人船队,青州诸将抱怨之余,又不禁嘲笑田豫,言其在空地等敌,举箩接雨之举。 这一下,就连田彭祖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大人,若是吴人当真不来,只怕那程喜不会轻易罢休,大人还是要趁早做准备才是。” 田豫却是斥道: “期限未至,你慌什么?且吾忠心为国,此番无半点私心,陛下又是明君,吾有惧之有?” 田彭祖嗟叹,不敢再说。 心里却是暗道: 大人在武皇帝时,就已经是弋阳太守,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在文皇帝时持节任护乌丸校尉,为大魏守边境。 这十几年来,立下多少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