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3章 托付 (第1/1页)
蜀汉之庄稼汉作品相关第1053章托付原本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姜维此次的围剿情况,没想到竟是听到了邓艾的消息。 冯君侯就禁不住与姜维多说了一些话,直到关将军悄无声息地进来,以眼神示意。 冯君侯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关将军的眼神落到姜维身上,眉头一皱,然后再无声地做了一个口型。 冯君侯这才一拍脑袋: “看我这记性,伯约是丞相派出去的,回来自当是及时回报丞相,我竟是疏忽了这一点。” 他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再晚一些时候,丞相怕是就要休息了,伯约不若趁着这个时候去见一见丞相?” 姜维闻言,连忙起身抱拳说道:“末将遵命。” “走,我带你过去。” “岂敢有劳君侯,君侯只要派人领末将过去即可。” “无妨无妨,伯约剿灭的这支贼人,可算是关中最后一支魏贼,我正好也要向丞相请教关中时局的看法。” 看着冯君侯热情地拉着姜维向丞相休养的院子方向而去,关将军眉头微微一皱。 冯君侯自然看不到自己身后关将军的古怪神色,他领着姜维来到丞相屋子前求见。 丞相果然没有歇下,直接就让两人入内。 “末将姜维,拜见丞相。” 姜维一进屋,就立刻对着丞相行大礼。 “起来吧,又没有外人,没必要这般。” 丞相的目光在冯永和姜维两人身上,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伯约何时归来?” “禀丞相,刚刚回来,在见过君侯之后,就过来见丞相了。” “好好好!”丞相连说了三声好,拍了拍榻边,高兴地说道,“过来,你们二人都过来。” “诺。” 冯永与姜维两人走上前,一左一右分坐在榻前。 丞相看着二人,越看心里越是高兴,开口问道: “伯约此行可还顺利?” 姜维连忙答道:“托丞相的福,此战末将歼贼数千,俘近万人。” 丞相看起来心情极好,略有些开玩笑地说道: “我有什么福能让你托的?能歼贼人,那是因为你自己的本事。” 然后指了指冯永,“就如冯明文,他就从来不对我说这种话,他这一身本事,我可教不了。” “丞相,你夸伯约就夸伯约,偏偏还要提我作甚?” 丞相爽朗一笑:“看到没有?他就不会跟我客气。” 姜维在冯君侯面前都有些拘束,何曾敢在丞相面前学冯君侯这般模样。 当下看着二人,脸上带着有些尴尬的笑容,下意识地扭了扭身子,似乎在椅子上有什么东西让他坐得不太舒服。 “丞相说笑了,末将何德何能,敢与君侯相比?” “喛!”丞相摆了摆手,“论起镇抚朝野,供给军用,运筹帷幄,伯约你确实不如他多矣!” “明文有识人之能,可驱将破敌,乃将将之才,但论起亲自领兵临阵对决,战于两军之间,他可是万不如你。” 然后他又指了指自己,叹息一声: “可惜我已经老啦,若不然……” 冯永一听这话,连忙不顾失礼地截口道: “光禄勋已至古稀之年,犹不服老,仍在皇家学院给诸学子教学,丞相连耳顺之年都未至,何以言老?” 丞相不在意地笑笑:“向巨达生性豁达,不恋权势,今寄情于文学,潜心典籍,诱纳后进,吾岂能与之相比?” 他举起一只手,然后向下压了压,示意冯永不要再安慰自己。 “吾已至天命之年,还有什么看不开的?有一些话,吾一直想对你们说,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现在趁着你二人都在,正好都说开了。” “丞相请讲。” 丞相看向姜维: “伯约,你是第一个领军到达长安城下的,可我却没有让你攻城,反是派你去围堵贼人,你可知为何?” “丞相是欲让我多立些功劳。” 丞相笑着摇了摇头: “首入长安城的功劳难不成不比歼贼万余更大?” 姜维恭敬道:“末将有自知之明,知道那时未必能攻得下长安城。” 那个时候,长安城还有一部分魏兵防守,更重要的是,长安城外还有众多的深沟壁垒。 以姜维的兵力,而且又是从桥山远途而来,连个像样的辎重都没有,确实很难攻下长安。 直到后来,在得知丞相正领着大军赶来,长安城的魏兵,这才主动退出长安,通过武关回荆州。 丞相目光中带着赞许,然后不知想起了什么,又是叹息一声: “你能这般清醒,确实很难得。首入长安,乃是不世之功,若是换了别人,怕是早就迫不及待想办法进入长安城了。” “更别说兵临长安城下,却被我派往他处,只怕心里多是会有怨气。” 姜维微微低下头,不语。 为什么他在冯君侯面前一直保持着小心谨慎? 就是因为他知道,即便丞相看重自己,但自己在军中资历实在是太浅了。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降将的身份。 若是自己第一个进入长安,那就意味着他把大汉军中的所有人都压着一头,到时候只怕是祸非福啊。 丞相似是看出了姜维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 “伯约,你敏于军事,又有胆略,最重要的,是你年纪尚轻,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的。” 说着,丞相示意了一下冯永: “事实上,我不过是让冯明文陪我入城而已,你且问他这些日子有多少军中老人不愿意服他?” 才刚把某位老长史搞下去的冯君侯眼神飘忽,不敢接话。 “明文尚且不能让那些老人心服,更何况是你?” 姜维低声道:“维非心蒙眼瞎之辈,又岂会不知丞相一片苦心?” 在那种情况下,除了丞相与冯君侯,谁敢第一个抢先进入长安城,以后只怕都会招人嫉恨。 “你能体谅,那自是最好不过。”丞相拍了拍姜维的肩膀,“我已经老啦!” 丞相,你方才已经说过一次了,不必再强调这么多次…… 冯君侯的嘴唇动了动,但最终没有说话。 “吾这辈子,追随先帝,辅佐天子,只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今见旧都,然贼却未灭,凡事如是,难可逆见,吾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再看向冯永,“我怕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有朝一日但凡我不在了,天子定会召你入朝辅政。” “你想要再像以前那样镇守一方,怕是不行的,亲自领兵上阵的机会,恐怕就会更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