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8章 那点珍贵无比的时间 (第1/1页)
中都护在骂左骠骑将军。 他骂左骠骑将军是王八蛋。 虽然不明白王八蛋是个什么东西,但看起来中都护非常恼怒左骠骑将军就是了。 不过姜维和柳隐当作没有听到。 反正那种层次的事情,他们想要参与进去,还差了那么一点点资格。 而且……两人对魏延也没什么好感。 反而是更喜欢亲近中都护。 柳隐自不必说。 他是由中都护的右夫人举荐,这才能进入军中,最后在街亭一战成名。 而姜维嘛,当年同与中都护接受丞相传授兵法,算是半个同门师兄弟。 后面虽说与魏延共事过,但放眼整个大汉,又有几个能忍受得了魏延的脾气? 所以二人现在更关心另一件事情。 “中都护,我们现在怎么办?” 虽然情况紧急,但中都护的到来,仍让姜维和柳隐的眼中,隐隐泛出兴奋的光芒。 没错,上党的情况是很让人担心——别人或许会很担心。 越是对军中之事不了解的人,越是会担心。 但对于姜维和柳隐这些军中人士来说,心里反而是更有底: 只要中都护在,一切都会好转起来的。 这是这么多年来未曾一败的中都护,深深烙在军中将士心底的信念。 而且大汉将士这么多年树立起来的强大自信,也不是一个区区上党之失就能击溃的。 越是在军中呆得越久的人,这种信念就越是强烈。 当然,两人的兴奋,主要不是因为这个。 而是因为另一件事情: 中都护过来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终于有立功的机会了? “怎么办?”冯都护又给自己灌了一大碗水,说道,“很难办。” 姜维和柳隐二人皆是一怔。 又重新躺回椅子里面去,冯都护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从南线匆匆赶到东线,现在连上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能做出什么决断?” “所以只能等了。等上党、河东,甚至太原那边,把军情都汇集过来,我才有可能做出判断。” 事发突然,幸好有镇东将军出面,这才暂时稳定了人心。 但镇东将军终究不是中都护。 中都护府虽带了一个府字,平日里也有固定的办公地点。 但它仍是带着战时的典型特征。 那就是如有必要——比如现在这种情况——中都护亲临前线指挥大战,常常需要把长安中都护府的属官调过来,组成流动中都护府。 中都护在哪里,哪里就是真正的中都护府。 正如中都护说的那样,他匆匆赶至潼关,消息的传递没有跟上。 最重要的,是参谋团还没有跟随过来。 这些都要时间去调整。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无线电卫星。 消息的传递,就算是最快的传骑,那也是有延迟时间的。 更别姜维柳隐等人,只能知道大略的消息。 冯都护不可能初来乍到,就立刻掌控全局的准确战况。 就算是掌握了汇总了前方的全部信息,还得根据情况,判断战局,调动各军,调配物资。 种种繁琐之事,想要没有延误地处理好,肯定需要一个团队。 至少对于冯都护来说,他需要他的参谋团。 听到冯都护的话,姜柳二人心里刚兴起的一点兴奋就被浇没了。 看到二人的神色,冯都护又岂会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 他呶了呶嘴: “伯约,你好歹也曾跟着丞相学了兵法,我问你,为将五德,是哪五德?” 姜维不明白中都护为什么这个时候问起兵法,但还是下意识地就是挺直了腰板,回道: “禀中都护,智、信、仁、勇、严,此为将之五德是也。” “是啊。”冯都护点头,“现之世人,只道为将是以勇为先,却不知须得以智为首。” “联合参谋,就是为了方便集众人之智啊!” 他看向姜维,继续问道:“将有五危,何谓五危?” 姜维再答: “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拼命蛮干、贪生怕死、急躁易怒、看重名声、宠溺士卒,此皆为将大忌。 冯都护再问: “上党之失,魏延犯了何忌?” 这一问,终于让姜维沉默了一下,然后这才吐字道: “必死,忿速……” 冯都护冷笑: “尚有一忌,你不说,我来说,那便是廉洁。” 如果不是他非要与自己一较高低,争这点名声,何致被郭循司马懿钻了空子? “五忌犯了三忌,其败必矣,所以现在再急,也没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在信息传递速度不够的情况下,对前线将领的能力要求很高。 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况,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否则的话,等消息传到后方去,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领军打仗这种事情,那是非常吃天赋的。 并不是说你学会了布阵,学会了兵法,就能成为合格的将军。 除了天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成为名将? 有。 那就是配以绝大的运气——既能有机会习得兵法,又能有无数的机会去纠错,从而不断成长。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与实际结合,正是这个道理。 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几人能有这种机会,一次又一次地试错成长? 中低层的将士可能还好说,毕竟就算是在战乱时代,也有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战斗还能活下来的人——这已经是绝大的运气了。 但作为将领,能有几次机会率领大军去试错? 除非开挂,不仅仅是给自己开挂,还要给周围开挂。 当然,为了兜底,最好再慧眼如炬,多娶几个贤内助。 没有贤内助,贤外助也行。 比如说某只土鳖。 当然,某姓冯都护是不会承认的。 只听得他看着姜维,意味深长地说道: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此军之大患是也。” “如今上党战事,吾等未校之以计,未索其详情,安能轻举妄动?” 潼关是关中最重要的屏障,姜柳二人守在这里,在没有得到军令之前,不敢有丝毫动弹。 这些时日以来,上党战事胶着,两人却只能在这里干等,心里自然不好受。 此时听到中都护说出这番话,二人皆是悚然一惊,暗道惭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