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神秘老头 (第1/1页)
坐在凳子上面,杨帆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紧张。 不过他的神色仍旧是微微凝固,实在是因为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不一样,梅花三弄中,前六段为第一部分,采用循环体形式,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 甚至就连其中的泛音主题,都需要出现三次。这给听音乐的人一种曲调,清新活泼,积极向上,节节高攀的高尚品质。 但第二部,和第一部分就显然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在这一部分,旋律将会跌宕起伏,急速的节奏以及音调和节拍上的不稳定,张梅花高傲的气质,与天搏斗的胸襟,都仿佛刻划而出。 “叮……” 琵琶轻轻拨,千年匆匆过。 可如今杨帆手里的这支古琴,仿若一股亮丽的月光,像流水像瀑布,拂过心田,让底下的观众们陶醉不己。 第二部分并起,在一动一静,一柔一刚,刚柔并济之下,梅花那种千姿百态的优美形象,就像是现代的VR技术一般,满屏铺在人们心中。 “凌云戛玉,这少年果然不简单。” 舞台上杨帆卖力的弹奏着,一切的老人,眼神却更加明亮。他仿佛就像是杨帆的知己一般,对音乐保持着一股审视的态度。 其实说实话,整个音乐会场的人,能听懂扬帆这首梅花三弄真正内涵的,并且能够认出来的,绝对不过一手之数。 而能像老人这样,将十段中每一段的变奏,都能说得清清楚楚的,估计也只有这个老人了。 旋律跌宕起伏,大起大落,而在抒情之后,终于来到了第九段,风荡梅花。 而熟知这首乐曲的老人知道,要说第二部分是重头戏,那么这第九段,则是重中之重。 老人甚至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呼吸越发的开始粗重,神情之中带着一股期盼,仿佛在看一个绝世美玉一般。 “叮……呤~” 中低音区再现主题,乐曲之上的切分节奏,高低音区之间频繁跳跃,交替奏鸣,此起彼伏,情绪激烈,大有竞相怒放之势。 “好!”一声沉闷之声,从老人嘴中发出。 回敬他的,是一道道埋怨的目光。 老人的儿子和儿媳妇,只能尴尬的陪着礼,众人这才又转回头,开始听起了音乐。 话说西方的那种音乐会,很少有人去听。因为那种带着高雅音乐帽子的音乐,以复杂晦涩难懂为名。 但是中国古代的乐曲,尤其是乐府诗集中的乐曲,能够适应大部分人的听觉。因为中国古代讲究的是神韵合一,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在这一首梅花三弄之中,找到自己心有所属的那种感觉。 第九段过后,因为第八段连接的桥梁作用,刚才第九段给众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哪怕很多人都是门外汉,也从中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依托。 乐曲速度开始缓慢,*气氛逐渐平稳下来,众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念头,这首曲子要结束了。 而在大家本以为要结束而心里有些不舍的时候,杨帆手下突然变奏,忽然之间两个部分形成了一个动态意象,并通过节奏对比和调性变化,将乐曲引向了一个新境界。 轰! 一曲终了,杨帆深深的吸了口气,古琴在黄花梨上面摆着,却有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 而正在这时,聚光灯全部熄灭。众人只看到在一轮皎洁的明月之下,有一道模模糊糊的身影,傲立在天边……舞台上,宛若嫡仙一般。 台下整整沉寂了半分钟,也不知道谁首先喊出一声杨帆,底下顿是传来了一股排山倒海一般的掌声。 尤其是那个老头子,激动的站了起来,“好样的小伙子,加油,把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 “爸,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小心点,就别和那些小年轻往前面挤了,小心伤了你啊!” 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有些不满老爷子为什么这么激动,实在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老爷子一直都是稳若泰山。 “你个臭小子懂什么,就知道玩那些洋人的东西,连老祖宗的根都忘掉了。”老头子站起来,看着自己的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当初让你小子学古琴,非要和我闹,学什么钢琴。看到台上那个小伙子了吗?你觉得你的钢琴弹得好,还是人家的古琴弹得好?” 中年人面色僵住了,虽然观众的呼喊声很大。但他依旧尴尬的站在那里,“爸,这不是一个流派和类别,根本无法区分好不好?再说你儿子怎么说,都是世界级的钢琴大师,论名声比那毛头小子,也要强的多吧!” “再说我承认他弹的好听,不过,也就是花里胡哨的变调而已,要论起变调的话,钢琴完全就甩他几条街了。” “哼哼,你个臭小子,知道什么。知道什么叫清越泛音吗?知道什么叫三弄吗?” “你这臭小子,啥都不知道,就少给老头子我在这里说。” 老人作势就想往前面涌,不过因为大量的观众都涌向台前,老头子这一把老骨头,确实还挤不进去。 “爸,您说您一定要挤过去干什么,难不成还真想要什么签名啊?” 看他儿媳妇拉住自己的手,老人神色变换了一下,当即有些傲然的说道:“再怎么说,我老头子也是中国音乐协会的会长,怎么会要一个区区签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