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谁算计了谁? (第1/2页)
一个人在荒漠独行许久,所有的物资早已消耗殆尽了,正当酷热难耐,又饥又渴时,突然发现了一片绿洲,这份喜悦之情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当阿朗同意加入镖局时,小七就是这种感觉。 本来小七把开镖局的事儿,压在小元宝的身上就是情非得已了。小元宝要忙的事本就够多了,可小七自己过几天便要“上山”,实在是抽不开身忙乎镖局的事。再者说了,开镖局不比其它寻常的买卖,总得有几个成年人来坐镇,要是光是一群小屁孩折腾来折腾去的,就是招人都困难。小七这辈子的社交范围很小,除了像兔哥、大雄这样的半大小子,便是老道、老福这样的老男人。兔哥、大雄要一起“上山”,不可能干这事,就算他们有时间,小七也觉得他们不靠谱。老道等人是各有各的事,更是无暇分身。这俩天,小七为筹建镖局的人选可谓是愁白了头。 直到今日阿朗的加入,才使这种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扭转。首先,小七可以确定阿朗是个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通常都有一定的阅历;其次,阿朗的身手不错,能镇得住场面,虽然小七没有直接出手相试,但凭他两辈子的阅历,这点东西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其三,也是小七最为看中的一点,阿朗的人品还过得去。以阿朗的身手,要是干点鸡鸣狗盗的事,肯定是易如反掌。干一票,快活个一年半载也绝对没问题,可他却宁愿憋在个小酒楼当个每年不过百两银子收入的厨子,也不愿为非作歹、恣意妄为;最后,还有一点,就是阿朗过往的“职业”,让小七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谁说同行都是冤家! …… 当小七邀请阿朗加入镖局的时候,阿朗先是惊讶了一下,但随即几乎没有过多的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阿朗想得很简单,因为他首先是个死而无憾的人。他认为能在两年前得报大仇,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每多活一天都是白赚的。小七之所以能看出破绽,完全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所带来的后遗症,这种职业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掉。当小七暗示他离开“天宝”酒楼时,他确实很不舍,虽然他的仇家也算颇有势力,可天下之大,找个人又谈何容易!但既然人家说得明白,不要殃及无辜,他也并没再辩解什么,直接选择了离开,因为他本就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 接下来,小七想让阿朗做镖局的总镖头,他也爽快地答应了小七的邀请。因为阿朗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喜欢多看看、多走走的。当然,能让他下定决心,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小七这个人,一个能堪称“妖孽”的小孩儿,他真的很感兴趣。反正到哪都是混日子,找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来做,岂不更好! 镖局筹建的分工是这样的,小元宝利用“官二代”的身份找地、建房,而阿朗负责招人、选人,把镖局的架子先搭起来。阿朗虽然也是头回干这事,经验也欠缺,但好在他既是一个有阅历的人,又是小七口中的聪明人,因此进入角色很迅速。小七提了几个要点,阿朗不但极快的吃透了小七的意图,还能恰当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得不说,小七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随便碰上个人,便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 镖局的事谈完了,小七需要的食材也早已送到了。小七把天宝楼的厨子都聚在一起,把自创的“八珍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几个厨子对小七的本事佩服的五体投地,称赞的话语,从头到尾就没断过。阿朗此刻的心情,就和当初小元宝乍闻“四季宴”出自小七之手时一般无二,怎么也想不通,像小七这样的人,竟能精通厨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才,阿朗不禁问自己。 酒足饭饱后,小元宝突然开口问了一个小七没想到的问题:“小七哥,咱们镖局有名字吗?” “嗯……”小七撑着脑袋想了半天也没支吾出来,最后终于想烦了,随口道:“得了,就叫天安镖局吧……天下平安,寓意不错……” “好名字!”小元宝一如既往的拍马屁。 阿朗没吱声,可能是觉得这名字叫什么都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小七是自家事自家知,也知道这名字确实太过寻常,也没好意思再吹嘘两句。就这样,日后威震天下的“天安军”的名号,在不经意间的诞生了。多年以后,世人由衷的感佩天安军的时候,谁又会想到,这个大气磅礴的名号竟然只是个应景儿之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