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 奇怪的马商 (第1/1页)
第二日,吃过早饭后,小七几人和老白告别,本来兔哥几个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极为疑惑,但一看连小七都没表示异议,于是都很明智地管住了自己的嘴巴,权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一路上气氛有些沉重,就连“肥仔”都似乎感受到了异样,不再“吱吱”的乱叫,老老实实的扒在“万里行”中,只是不住的四处张望。寻常一个时辰的路,今儿走了足有一个半时辰,是对此山此景的恋恋不舍吗? 一群人就这样默默的走着,没人出声,小米实在受不了这种怪异的气氛,张口问道:“小七哥,这到底为什么呀!为何白老不再教我们了……” 小七笑了笑,笑的有些无奈,似乎还有几许哀愁,走到小米身边,轻轻抚了抚小米的头,闷声说道:“有的时候,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 到达东阳镇已经快晌午了,小七几个刚下渡船,便听到一声爆喝,犹如晴天霹雳,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小七,回来了!”在东阳镇能如此嚣张的,不用问,非李大都卫莫属。 小七抬眼望去,来的人可真不少,李大都卫两口子,老道,铁叔,吴叔,当然更少不了“贴身小秘”阿念了。最让小七吃惊的是,小元宝和阿朗居然也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小七按下疑惑,和众人打过招呼后来到李大都卫面前,怒声道:“这么大的嗓门,不去‘望春楼’唱小曲真是委屈你了……怎么,又想去‘有朋来’吃白食呀!” 悲摧的李大都卫又让小七当出气筒了,苦着一张老脸,委屈的站在一边挨训,兰姐也是满脸尴尬。每当小七气儿不顺或者心情不佳的时候,李大都卫总能适时的出现,扮演出气筒这个“高难度”角色,还真是咄咄怪事! 兔哥,大雄,小米几个当然是极不情愿的找各自的老爹“倾诉衷肠”,小七的气儿也撒完了,招呼这一行人回“有朋来”吃年年如此的“洗尘宴”。 小七找到小元宝,阿朗问他们有什么事。 “小七哥,你可回来了,有好多事要向你说呢!”小元宝显的很兴奋。 “说吧,什么事儿!”小七看见小元宝这般喜庆,心情也不由的畅快不少。 “小七哥,你知道这‘美味鲜’这个月卖了多少?” “嗯?” 小元宝听出了小七语气中的不善,也不敢再卖关子了,急忙说道:“足足一万八千两呀!比抢钱还快,哈哈!” “我还以为是十八万两呢!”小七说的风清云淡。小元宝本以为能给小七来个“震精”,可结果小七来个“受精”,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了。 小七理解小元宝的感受,于是安慰道:“你的本事我很清楚,意料之中而已。干的不错,以后继续努力!” 小元宝听了小七哥的夸赞以后,心里象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脸上笑开了花,连忙点头称是。 阿朗在旁边听的之咂舌,心说:乖乖,一个月就两万两,人家却还不当回事,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还有什么?” “天宝楼的生意好了许多,现在每天能卖个二三百两银子了,天宝商行也.....” “那些事你自己拿主意便可,镖局的事办的怎么样了!”小七摆了摆手打断了小元宝的话,现在小七最关心的就是镖局,因为事关大雄的前途问题,不由得小七不上心。 “镖局的事弄的差不多了。房子,人手基本上都齐了!” “啊”小七着实吃了一惊,他还是低估了小元宝办事的效率,“说说看!” 看着小七有些意外,小元宝不由得心中一喜,说道:“我老爹在东阳山山脚下有个大宅子,我花了三千两从我爹手里买了下来,东西都是现成的,进去就能用。顺便把周围的两千来亩地都买下来了,很便宜就一千两银子。 “两千来亩地才一千两?”小七觉得这个价格有些离谱。 “我爹说那片地靠着海,不适宜种庄稼,所以......” 小七暗想:怪不得,不论今生还是前世人人都抢着当官呢,瞧瞧,随便从手里漏点东西就够人奋斗一辈子的,小元宝还真是有个好爹呀! “不错,不错。”小七赞许道。其实他觉得要那么大的地方,根本没必要。开个二三十口子人的小镖局,怎会占那么大的地方!但既然小元宝把事都办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小七在这件事上的确是鼠目寸光,小元宝的“无心之举”到底有多重要。 “人呢?” “人是阿朗管的,让他说说吧!” “这一段招了有七十二人,年纪都不大,大多数是十七八左右,身手都过得去……”阿朗接口道。 “等等,你说招了七十二人?”小七急声道。 “是呀,本来我想着,镖局刚刚起步,有个二三十人也就够了,两天的功夫就招满了。没过几天,李都卫送了八个人来,说是你的意思”。阿朗看着小七,小七点了点头,表示确有此事。 阿朗继续说:“可后来,朱老板又领来三四十人,说也要加入镖局……”阿朗用手指了指小元宝。 “为什么?”小七眉头微皱,看着小元宝,显然对小元宝的“自作聪明”感到不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