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5 反客为主(上) (第1/1页)
第025反客为主(上) “我们明天就可返回成德,远离巢湖是非地。”刘晔道。 忽闻此语,萧言奇道:“咦,刘公子你说明天回去?郑宝明天肯放我们走?” 郑宝才千里迢迢,将刘晔挟持至巢湖,他,又怎肯放刘晔离去? 巢湖兵刚才齐呼,愿推举刘晔为主帅,他们,怎肯放刘晔离去? 今天才来巢湖,明天就能离开巢湖? “刘晔在开笑话吧?真这般容易,你还用找鲁肃找我?”萧言满腹窦疑。 然而,刘晔却再一次肯定告诉萧言:“你没听错。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顺利,明天我们就能安然返回成德。” 瞅了萧言一眼,刘晔轻笑道:“很奇怪?” “不止是奇怪,而且感觉不可思议。郑宝千里迢迢挟持你来,又大张旗鼓,在千数人面前,推举你为主帅……即便刘公子答应做巢湖兵主帅,也不可能明天就回成德吧?”见刘晔似乎有意点破布局,萧言连忙说出心中疑惑。 刘晔道:“你没有看穿郑宝挟持我来巢湖的目的,所以才觉不可思议。若是看穿郑宝的目的,你就会发现,我们明天离开,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郑宝的目的?”萧言问。 刘晔点点头:“不错,郑宝挟持我来巢湖的目的。” “我已经看穿郑宝的心意。郑宝之所以不惜冒险,派兵前往成德县绑架我,是因为巢湖兵现在面临一个巨大危机。” “巢湖兵的危机,缘由威吓江东的孙策。” “近些年,孙策破庐江,杀陆康;渡横江,败刘繇;结周氏,降丹阳;越浙江,取会稽,战无不胜,攻无不可。闻孙策将来,少年白日不敢行于道,小儿不敢深夜啼哭,孙策显赫威名如斯。” “今日之势,孙策业已讨定吴郡、会稽郡、丹阳郡三地,称霸江东。孙策少年雄心,绝不会满足三郡之地,尤其是退入豫章郡的扬州刺史刘繇,终究是孙策心中一根毒刺,一日不拔,如芒刺在身。” “孙策若想拓展势力,若想远征刘繇,必须先理清长江航道。若想理清航道,便须将势力,提前延伸至长江北岸的淮南郡、庐江郡。” “孙策毕竟名义归属袁术,不能明面挑衅同属袁术的庐江太守。淮南郡由袁术直辖,孙策更不敢当面触犯。” “孙策少年雄心,从来是:没有机会,自己就去创造机会。藏身八百里巢湖的巢湖兵,素为淮南数县心腹之患,恰好成为孙策向北扩展势力的藉口。谁都知道,袁术军事部署,重心全在北方,孙策若有心剿灭郑宝乱贼,他未必断然拒绝。” “因是,江南江北,现在都在传言,说孙策正在整顿兵马,不日发兵来讨巢湖。听闻孙策有意大举来伐,巢湖上下人心惶惶,有些人想逃离巢湖,有些人想再等等看,更有些人已经准备投诚孙策——尤其郑宝能力不足御众,使得巢湖兵内部矛盾更加激化。” “孙策赫赫威名,令郑宝深深恐惧——也即是说,郑宝倾向于撤离巢湖,远迁江表,或是投靠庐江太守刘勋,或是投靠荆州刺史刘表。” “然而,巢湖兵大都由淮南郡人组成,他们世代生于斯,长于斯,安土重迁,不愿流浪他地。郑宝想撤离巢湖,巢湖兵却不愿走,同时,双方又皆无信心击退孙策——巢湖兵内部矛盾,便是如此复杂。” “郑宝挟持我来巢湖,目的并不是推举我为主帅。郑宝此人,贪权恋官,明知自己能力不足御众,还牢牢霸占巢湖总帅之位,似他这般人,怎么可能退位让贤。就说向我宣誓效忠之事,他口中说推举我为主帅,却故意领我至山顶将台,不让我与他两千亲卫亲密接触,便是郑宝唯恐弄巧成拙,真将我捧至巢湖总帅之位。待听我无意就任巢湖兵总帅,郑宝不仅不强逼,反而愈加恭谨待我,亦是因为此点。” “郑宝欲借我名望行事,却又唯恐我反客为主,抢他兵权。” “郑宝挟持我来巢湖,目的是借助我在淮南积累的名望,劝说巢湖兵跟着他撤离。你想想,若是郑宝携众投靠庐江太守刘勋,荆州刺史刘表,那是黄巾余孽、流民乱匪,不值得大人亲自处置;若是我刘晔领着巢湖兵投靠刘勋、刘表,却是义兵义勇,刘勋、刘表即便不能亲迎我等至郊外,也必然重点安置。此间差别,你知我知,郑宝知,巢湖兵亦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