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南伞小李 (第2/2页)
能绕走一公里之外的2号线或更远的3号线。而所谓的2号线和3号线只是两条边境小道的密称,一般外人不知详情。 十分钟后,小李在边检站后面的小巷里等到了老黑他们,老黑带来了两位内陆人,其中一位干部模样,还带着眼镜,小身板长得跟豆芽似的。老黑指着小李说道:“这位就是你要找的南伞小李” 眼镜男走快两步,来到小李面前,伸出右手说:“小李,久仰啊!” 小李伸出手和眼镜男握住了,顺口问道:“这位朋友,那边最近局势紧张,人都往这边跑了,你怎么还过去呢?” 眼镜男说:“就是因为局势紧张,朋友们才介绍说找你安全,我在那边有点急事,不去不成啊。” 小李说:“多谢关照,但有句丑话说在前头,我带你过去可以,但是也可能遇到武警盘查的,要是携带违禁品或者犯了别的什么事,别指望蒙混过关”。 眼镜男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小李又吩咐道:“去的路上听从指挥,紧跟在我后面,不能到处乱走,踩到地雷可不是闹着玩的,清楚吗?” “好的,听你的吩咐便是”眼镜男点头道。 小李说:“既然这样,每人150元,我只负责带你们过边界,到了那边离老街也没多远了,你们自己打车去。” 眼镜男说道:“过去了,我们自己打车没问题,但是听说只要50块就可以带路了吗?你怎么收150呢?” 小李说:“现在那边局势紧张,查的严,风险高,多收一点钱不是很正常吗?” 眼镜男顿了一会,咬咬牙说道:“好,就每人150,你要保证安全。” 小李笑着说:“这个你放心,到了那边再给钱,走吧”。说完,率先在前面带路,出了小巷,朝东而去。 边检站旁边的这条路没有铺上水泥,路旁边是一堵废旧的城墙,残留数百米长,约三层楼高,上面长满了灌木荆棘无法通行,这堵旧城墙就是国界线,另一边就是缅国了。相传是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所筑。边检站北边是茂密的大山,没有到通行不易。边检站的南边就是这堵废旧的城墙了,所以要绕过这段断墙,才能够从旁边的小径上越境。 小李经常带人从这边的小径越境,所以很熟悉,也很放心。 绕过了城墙,就进入了一片甘蔗林,小李记得,最靠近路边的着块甘蔗地是老黑家的。望着这条走过无数遍的田间小路,小李突然有一股莫名的不安,这里跟往天不一样,静,很安静,静得让人害怕,虫儿不鸣,鸟儿不叫。这对花红草绿的南方田野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小李伸手止住了大家的脚步,仔细的检查脚下路上的泥土,都是很结实的旧土,没有埋雷时新的松土,放心了下来。 这时后面传来了老黑的喊话:“这里不用查,还在国内呢,他们敢埋地雷过来吗?” “嘿”,小李一拍脑袋,尴尬的笑了笑,看来还是自己紧张了。于是故作轻松地挥了挥手,快步往前走去。 走过这个田埂的拐角,已经看得见那条被当作国界的稻田边小水沟了。小李打起精神,放慢了脚步,小心的查看对面,有没有什么与往常不同的地方? 他观察着地面,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朝前走去。不仅要注意地面有没有被挖过的痕迹,还要留神有没有细小的绳子触动诡雷。他每天都带人从不同的路经过很多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小心翼翼,因为他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小心翼翼地穿过十几块甘蔗地,再走个几米,就可以跨过小水沟,进入缅国了。小李的内心反倒放松了下来,因为缅国那边的士兵只管收钱,不查证件,只要你没带枪带炮,也不会搜身,容易应付。反倒国内这边的武警,会检查身份证,查看行李,违禁物品一并收了不说,一不乐意还会带回局子里去待上一晚,罚个千儿八百的那是常事。 就在此时,甘蔗林里突然传出一声暴喝:“站住,别动,打劫!” 身后的眼镜男,本来心里就怵,七上八下的,被这突如其来的暴喝吓得一屁股蹲坐在田埂上,接着屁股下一滑,跌到了甘蔗头下的烂泥里,双手和屁股沾满了烂泥,狼狈不堪。 小李心底下暗道:“终于来了!”随即转过身,只见甘蔗林里陆陆续续转出四个人,一溜的小平头便装,却难掩饰一股精干之气,为首的一个小平头径直走向小李,开口问道:“怎么才来?今天这么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