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 他是骰子 (第1/1页)
程洲在和杨戬告别之前,请他再注资五千两到“金可来”钱庄;杨戬很爽快的答应了,并对程洲在他的地盘遇袭深表遗憾!杨戬指出,这次袭击事件,性质是及其恶劣的、手段是低级下作的,他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不过杨戬也含蓄的提醒程洲:孟家祖上是第一批‘从龙’的勋贵,在太宗赵光义北伐“幽、云”的时候,有大量军械物资是‘孟记’免费提供的。孟家还和东京大族世代联姻,势力盘根错节。比如,号称东南王的‘朱勔’,就是孟二郎的姨父——所以,没有足够的实力、没有作好万全的准备之前,还是尽量“以和为贵”。 程洲一听孟家竟然跟‘六贼’之一的朱勔是亲戚,顿时眼前发黑——难怪连杨戬也要礼让孟二郎三分,他这么嚣张,根本就是有恃无恐啊! 程洲表示感谢杨戬的及时提醒和中肯建议,并指出与孟二郎的冲突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先放一放,“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最重要的是一起赚大钱发大财。杨戬哈哈大笑······ —— 在回来的路上,程洲的心情很不美丽。 生命安全一次次被威胁,那种顷刻之间就危在旦夕的感觉,很不好! 活命都得不到保障,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扶神州之即倒、挽华夏于将倾?” 他又有点怀疑杨戬了:怎么就那么巧,你杨戬才带着皇陵所有的侍卫、成年阉人去救火了,这边孟二郎就即时出现来围攻我?你们串通好了的吧? 我特么乒乒乓乓的和对方打了半个时辰,后来还跟孟佳懿聊天许久,你杨戬也一直没出现······ 幸好我喜欢多管闲事,为化解高宠的尴尬得以结识;又送了小黄门一个玩偶,小黄门及时去叫高宠,才救了我。 其实,程洲冤枉杨戬了。 杨戬真的没跟孟二郎这个神经病串通,皇陵林苑是真的有火灾。阉人的靠山只有皇帝,他对皇陵当然要尽心尽力。一听发生了山火,杨戬都吓死了,哪里还顾得上程洲。 而孟家的地位高贵,先祖也在太祖时期当过中*央领*导。自然会葬在八*宝山,哦,错了;是巩县皇陵。 这秋末时分,又正是路面干燥适合拜祭的好时候,偶然碰到孟家也不稀奇。 其实,只要程洲不走出来到路边张望,就不会有这次遭遇战。 —— 程洲实在想不明白:小孟尝,孟二郎小祖宗唉,你怎么就那么恨我呢?你真的是因为从小有精神疾病导致偏激、狂躁,所以导致脑子转不过弯非要杀我吗? 这种可能性倒不是没有,因为家族产业没有交给他这个哥哥却让meimei掌管;这就说明他真有病,而且病的比较严重。 北宋虽然承接大唐、五代,社会风气也算开放的,但是把这么大的家业交给最初只有十几岁的女子,肯定是迫不得已的次级选择。 可是程洲被一个疯子这样痴缠,却是无法可想了。 就像这次,在路边偶然碰到,说干你就干你,特么简直要把你逼疯了不可······他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你吃不准他孟二郎啥时候会搞你。你也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有什么目的,他就是不出来见你,也不跟你沟通,你怎么应付? 智商再高的人,碰见这种情况也得抓狂。 孟二郎,你就是我的心魔! 我怎么做你才会放过我? —— 程洲跟高宠一起先去他偃师家里搬家。 才跟他哥嫂交涉几句,果然不出所料——高宠的哥、嫂听说他要搬出去自立门户,那是喜笑颜开的欢送! 可一提及父亲留给高宠的那一份遗产······ “早就花光了!你整天只顾练功,又不出去挣钱养家。我们这做哥嫂的,还倒贴着养你白吃白住!你一个人的饭量顶五个人的,我们都不跟你计较······” 不谙世事的高宠只能:······ 程洲不想再听这些没意义的烂事,也不想单纯善良的高宠被人性的丑陋逼疯;他及时的制止了这两兄嫂的表演。 程洲就对他兄嫂说:“我叫程洲,也就是乡邻所传言的程金童。我看你们恭敬的表情,也是听说过我了?看来,似乎你们还是存有敬畏之心的;这挺好!” “古之圣贤有云——世道有轮回!民间俗语也说‘人情留一线、将来好相见’!五十两足银,在偃师这种乡村地方,一辈子都花不完;你们说一年半就花完了?这意思,你们作哥哥嫂嫂的这一年半,就一起可劲的造完了高宠的这一份,你们自己的那一份没动分豪呗?” 钱是要不到了,因为高宠的父亲也没有留下字据、没有证人,全凭哥哥的个人良知了。 “你们的兄弟是个武术奇才,将来必成一代宗师。我和洛阳的很多名流都看好他,他将来必是国家栋梁!你们,却视他如糟粕?钱财嘛,嘿嘿,些末小事而已;你们说花没了就没了吧!” “以后,你弟弟,我管他;只要我有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他饿着。你们竟然这么盼着他走,那也好,就在此立下字据吧,以后绝不来纠缠高宠!” 那哥嫂这时却也有点愧疚,又见程金童这样的人物都肯倾心结交于高宠,一时间也不知所措;只口中喃喃的琐碎话语,一个劲的“请金童不要误会”;“家里真真没钱”;“你实不知托儿带口度日的难处”······ 程洲一看搬出自己的名头,这两人居然态度大变——自己在这洛阳盆地,倒像是“及时雨宋江”一般? 现在提起我的大名还真是人尽皆知啊!‘老君还魂’这步棋走的太对了,造成的影响这么深远! 程洲不知道的是:在古代,搞这种迷信活动绝对吃得开——尤其宋代,是很迷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