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4 大反派的智慧 (第1/1页)
樊凡的密信, 金童知会: 天子命令西军停止与夏国的所有战事。即命令枢密使、陕西五路经略制置使童贯,带领延路刘延庆部、秦凤路姚平仲部共十二万兵将,奔赴江南,去平方腊之乱。 驼炳的密信: 金童知会,你大哥程池对朝廷禁止向西夏进攻的命令十分不满,高宠时常劝慰他。二人决定加入南下平定方腊的大军继续建功立业,目前两人皆已被童贯调入自己麾下。 万燕妡的密信: 金童知会,方腊继续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兵锋最远已达豫章赣水东岸。 程洲看了这些信息暗自思虑:还真是枪打出头鸟啊,谁叫你方腊才起义就称帝呢?你看看,朝廷不顾这京城边上近在咫尺的宋江叛军,只让我临时招兵慢慢去平定;赵宋中*央却派枢密使童贯亲自出马,带领十二万西军,万里迢迢从西北出发到江南去灭你! 你夺了天下再称帝不好吗?你方腊这下子等于主动‘引火烧身’拉仇恨,让朝廷非要先灭了你不可。年轻人,还是应该闷声发大财啊······原来,宋江这老小子不称王也有自己的好处。 凡事分两面,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他可能觉得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 徐鳞来自沂蒙山的密信: 金童,我已将沂蒙山“忠义军”扩张到琅琊、胶州,直面黄海。按照你的安排,我把搜掠的孔府财货逐步兑换成金银,招揽造船工匠,伐蒙山之木,试制海船······ 程洲看到密信,很是满意!徐鳞去沂蒙山“开拓市场”,是他一个重要的战略布局。 沂蒙山贼改名“忠义军”,是因为考虑到不去刺激朝廷;挂上“忠义”的招牌,一向是被理解成对皇帝、对国家存有敬畏之心;在各个造反队伍纷纷称王、称帝的时候,徐鳞“忠义军”在赵宋朝廷眼里就显得比较十分可爱了。 官府在收拾完方腊、宋江、田虎这些大寇之前,是绝不会去优先进攻“忠义军”这股势力的;程洲玩的还是闷声发大财那一套。 安排徐鳞去攻占琅琊、胶州湾直达黄海,程洲是想发展水军。不是那种刷数据的水军,是真正能在海上作战的水师!这个步骤,对将来解决最终问题很重要。就算将来程洲万一失败了,也可以给自己留条海上的退路。 程洲就是这么个步步为营谨小慎微的人,前前后后的事都要未雨绸缪、规划周全。 —— 樊凡来自东京汴梁的密报: 一、梁山贼转战徐州,进攻徐州城已达八日之久;损兵折将,徒劳无功。此战,徐州的守城指挥是原登州知府宗泽。 二、东京城内依然群情激奋,太学生、监生、备士子数万人汇聚东华门,经久不散。声讨辽国萧干‘弑圣灭孔’的卑劣行径,强烈要求赵宋朝廷向辽国提出严正抗议、讨要萧干,誓要将他碎尸万段、食rou寝皮! 程洲:······ 宗泽这老爷子啊,还是这么一贯的喜欢抢活干! 原本历史上,靖康之变时,东京乱成一团,没有人挑头反抗。就是宗泽站出来“振臂高呼”,将散兵游勇、市民们组织起来,将金兵多次击退。什么他妹的“女贞满万不可敌???”——一个不得志的普通文官宗泽、就带领着这些没有训练过的乌合之众、打败了女贞精兵! 事实证明,底层士兵的身体素质、军事素养,并不是战争胜利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领*袖的素质也不用特别强。中国有史以来一直都是世界人数第一的大国,只要有个稍微能干人事、会说人话的领导来组织一下,还怕堆不死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