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9 独自逃命?鸣金收兵? (第1/1页)
“张军侯,就要踏进护城河了,好像咱们的骑兵还没有回来?” 代裕鸿好心的提醒张宪。 那意思是:如果敌军突然打开城门用骑兵对咱们进行反冲击,咱们现在没有骑兵可是要吃大亏的。 张宪此时也很‘痛苦’,自家骑兵的突然消失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他在本次战役筹划中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自以为把方方面面都设想到了、战局进展也很顺利,就是没想到在最需要骑兵的时候‘它’竟然了无音讯! “不用cao心其他的,我们都走到这了。” 张宪生来就是当大将的料,知道事已至此只能‘硬扛’,瞻前顾后只会未战先输! 还不如放下负担放手一搏。 他的表情显得非常平静:“那一万骑兵是程少卿早先秘密布置好的绝招,躲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隐蔽所在,就为了关键时刻能给敌军致命一击。” “这是我偷偷透露给你们的,你们可千万不要到处说。” 到了危急时刻,城上、城下的两个主帅都被逼使用了‘忽悠大法’。 张宪一边说着,还一边摇晃着手里的铃铛,靠铃铛的节奏变化来传递指挥意图。 这又是程洲的杰作,他做不了古代大型战争的战阵指挥官,但他能想出很多在细节处提高军队实力的办法。 比如程洲参与组建的军队都必须把盔缨都拔掉、把盔甲上的佩饰都敲掉,保持甲面光滑无滞碍、减轻重量。 把标识职务级别的挂饰在临战时必须挂在后背,这样可以让敌军不容易识别己方的将官从而进行重点打击,而又让后面的自家士兵能及时分别前面的长官、追随长官的前进方向。 在前线取消‘旗语’改用铃铛来传递指挥,也是为了保护指挥官不被冷箭狙杀。而且铃铛取代旗语也不容易被敌方看出作战意图:因为旗语要传递重要的战阵命令,必须是简单易懂,往往敌方看见了也能猜出一些。 当然,旗语并没有被取消;在声音特别嘈杂铃铛不适用的时刻,还是可以用旗语的。 —— 城墙之上。 “宋军已踏进护城河,是否迎击?” 王阳明问道。 守城方被归义军占尽先机,一直牵着鼻子走。先是被对方浩大的声势搞得手忙脚乱、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接着对方却又不紧不慢的徐徐压来,把守城方弄得上不上下不下的,空着肚子等着。想放松吧又不行、说cao刀子就拼命吧又得等半天,精神和体力上都就这样被吊着,每个人都备受折磨。 被这帮坏透的了‘宋狗’戏耍了这么久,咱们终于要刀口见血了! 所有的夏国官兵们甚至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个过程再不好受也终将告一段落。 老子现在感觉不到肚子饿了! 你们宋狗都去死吧! 让我们都解脱吧! 汪勤此时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好你个张宪,你够狠!现在轮到我给你点颜色瞧瞧了。 “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汪勤终于宣布了这个所有夏国将士都期待的命令,随后她大大的嘘了一口闷气。 城下的归义军踏进干涸的护城河河道。 此时灵州城的厚重城门也‘吱呀’的隆隆开启。 城楼上,吊桥的铰链轮盘也在缓缓转动······ 远远的归义军大营望楼上,程洲的望远镜被深秋的冷雾模糊了视线,夜色也彻底让他失去了对前线的掌控。 已经傍晚了啊! 骑兵、我的骑兵呢? 此时此刻的程洲感到深深的绝望:虽然看不清细节,但明显的已经有火把出现在城门处,这说明夏国人的骑兵终于出动了! 归义军的结局会怎样? 会被踩死、被碾压的啊! 现在大营里只有几百名亲卫和民夫,只要夏国骑兵冲过短短的一里路······我就歇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