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别_164 兄终弟及的必然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4 兄终弟及的必然选择 (第1/1页)

    兴庆城正门外,归义军大营。

    “报!”

    “张军侯,耿指挥命我来报;东门外突然有一支夏国勤王军队出现,因为人数很少只有两百人,所以等冲到近前才被发现。为首将官打着‘唐’字旗号,一举突破耿指挥负责的东面防线;最后约有一百来人弃马游过护城河,城内守军不肯开城门放他们进城。他们居然每个人带有挠钩长绳,抛出挠钩上墙,城墙上夏国兵卒把他们拽入城内。”

    张宪眉头紧皱,大为意外。

    “你说他们最后两百人只有一百来人冲了进去,那拼斗之中可有活口俘虏?”

    斥候回禀:“当场斩杀了七十八人,抓获敌方二十一名轻重伤员。”

    张宪沉思了一会儿,即刻下令:“你回东门告诉耿指挥,将所有的俘虏马上缚住口舌不容发声;全都押到我的大帐来,我要亲自审问。”

    待斥候远去,张宪看着程洲所在的东南方,若有所思。

    姓‘唐’的将官?

    怎么有点熟悉的感觉呢,兴庆府周遭的抵抗势力我早都给扫平了,这一小股夏国援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也许这是······

    “张军侯,据夏国贺兰县令和静安军安抚使招认,国王李安的车驾近半年没有出过兴庆府。”

    亲卫营指挥使康敢收集了各方讯息之后,前来向张宪禀报。

    康敢一战成名,刚刚十七岁生辰就当上营级干部······真个是富贵险中求、乱世好升官啊!

    “嗯,这也不能证明夏王就在都城里。”

    张宪表情严峻:“程少卿一再叮嘱我说这个李安特别阴险狡诈,也非常敢弄巧行险。他要是见势不妙、一个人装扮成庶民逃走也是有可能的,完全没有必要按照惯例摆开帝王随驾。所以,我有个计划······”

    张宪是个生活中比较古板老套的保守‘小’老头,但在军事上,他却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奇谋诡诈、绞尽脑汁,不问手段只要结果、只为了打胜仗!

    ——

    兴庆府御街王宫。

    “唐将军疾奔百里勤王,堪称忠君体国之典范!”

    夏王李安和颜悦色的扶起跪拜在地上的唐易奎。

    “孤封你为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兵部尚书、提阶正一品、统御京城诸军事。唐尚书,此后孤与城中十万军民的身家性命就托付给你了。哈哈!”

    李安还不忘大笑两声以示安慰。

    唐易奎突然就在官阶上达到了人生巅峰,武人最高成就也不过如此了。

    李安到了这个人生关口,也是没有了心理负担。现在还吝啬什么官职?就是一句话的事,全是空口白话又没有实质性好处和奖励,此时不把这些官职‘封’出去,以后也不一定有机会了······

    唐易奎心想‘你早他*妈干啥去了?现在想凭几句废话就拉拢我们这些贱民给你卖命?’

    他整理了一下仪容,再次跪拜,神色激动的大声感谢:“微臣承蒙王上厚爱,自当奋勇以报!此值家国危亡之际,我唐易奎也就不惺惺作态的演那再三推辞之状了。”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我想立刻接手京城的城防事宜。而且还要清点兵部府库军资和官衙属吏、狱卒这些可用战力,还望王上恩准。”

    李安见唐易奎如此忠心耿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不禁‘蟒颜大悦’,他一抬手:“内侍监,即刻授唐尚书兵部大印、虎符、黑旗禁卫军令箭、九门关防密匙!”

    唐易奎“咚”的一个响头磕在大殿御砖上,伏在地上的双手紧紧攥着拳头:我这样做是为了夏国黎民百姓少受战乱之苦、是为了给枉死的‘夜魔’弟兄们报仇、是为了不再让这个邪恶的龙阳君继续祸害天下!

    我是对的!

    在安抚了自己背叛的罪恶感之后,唐易奎表情平静的站起来接过李安的‘馈赠’。

    ——

    此时的金国都城黄龙府。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

    此刻,他瘫卧在很多层皮褥子垫盖的‘龙榻’上。他最后的念头就是想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看一看,那里就是最早的首都‘会宁府’。可是这却是个不可能达成的愿望了,在一年前的女贞贵族大会上大部分人都主张迁都到南边的黄龙府。

    是啊,越是靠南边的地方越是繁华!

    老弟兄们见识过南边辽国的大城市之后,都不愿意再窝在缺衣少食的黑水北边吃苦了;这是大势所趋,也许将来还会再次迁都往南,这个可能性很大。

    我要是把我年青时候游历中原见识到的奢侈富足都讲出来,这帮人还不得疯了?

    可是,我现在真的只想静静的待在儿时物资匮乏的黑水村;和我的大儿子坐在一张长条凳上,彼此不说一句话。我们俩只是默默的看着黑水不停流向远方,如同我小的时候和父亲这般一样······

    我的,我的大儿子啊!

    只恨契丹人恶毒的把你留在中京作人质,后来我们女贞人实在是被欺压的无法忍受、簇拥着我起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